浮世繪以及手作禪庭
一幅幅的浮世繪佐證茶器的歷史性及故事性,有著二十四節氣的畫軸,是日本茶道中榻榻米陳設的傳統。此外,手作禪庭也表現出傳統園藝所追求的枯與寂。
千利休繪像文台及三具足
(花瓶、燭臺、香爐)
千利休從小愛好茶道,17歲拜北向道陳為師,不久向武野紹鷗學習寂茶。因豐臣秀吉在皇宮開設茶會,命他向正親町天皇獻茶,因此得賜「利休」之居士號。
茶道是日本的傳統藝道,精美而不馬虎,台灣茶道則從唐朝一路幻化至明朝的小壺泡,走的是簡樸常民的生活路線。
日本茶道飲用方式與現代普洱茶雷同,需要先將乾嫩的茶餅磨碎,細削成粉後再沖熱水。萬事皆有其源,遵從著「茶聖」千利休的傳統,以「和、敬、清、寂」作為思想核心,茶人透過各種點茶的修習與實踐,提升內在的修為。
浮世繪以及手作禪庭
一幅幅的浮世繪佐證茶器的歷史性及故事性,有著二十四節氣的畫軸,是日本茶道中榻榻米陳設的傳統。此外,手作禪庭也表現出傳統園藝所追求的枯與寂。
茶室上的花藝以精細之工體會堂奧,與台灣茶道相對則有很大的不同,可回顧茶器與茶道的真切歷史。
千利休繪像文台及三具足
(花瓶、燭臺、香爐)
千利休從小愛好茶道,17歲拜北向道陳為師,不久向武野紹鷗學習寂茶。因豐臣秀吉在皇宮開設茶會,命他向正親町天皇獻茶,因此得賜「利休」之居士號。
千利休擅長茶湯,1587年起主辦秀吉發起的北野大茶湯,成為天下第一的茶匠,聲名達到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