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六輕幾百公尺的許厝分校,經國家衛生研究院檢測學童尿液結果,影響肝功能的硫代二乙酸濃度明顯高,政府未經諮詢溝通,就拍板遷校,不罰廠商,民眾質疑台塑在越南與台灣的待遇大不同。
台灣這麼小,根本不適合發展高汙染石化工業,為了學童硫代二乙酸濃度高而遷校,問題並未解決,六輕周遭並非只有氯乙烯、氫氟酸,另有重金屬汞、砷、錳等有毒物質,還有潛在危險的毒性化學物質,沒有被揭露。
《毒管法》四十一條第一項規定,登錄的化學物質資料,都應該要公開,但涉及國防或工商機密,經環保署核准就可以不公開。
水質水源及氣爆火災問題,若未同時解決,遷校只能頭疼醫頭,六輕附近的百姓,是否也要遷村?
六輕的汙染排放,無法百分百受控制,廠區近四百支煙囪、年排放近三千萬公噸二氧化碳,有自動監測系統的只有三個發電廠共六支,其它就由業者自行定期檢測,幾十萬公里長的管線,兩管線間的「法蘭」容易因地震、管線熱脹冷縮、人為、鏽蝕、老舊等因素,無法完全是百分百密合,隨時會有物質洩漏。
經濟和環保是雙面刃,無法兩全,錯誤的政策造成的危害,無法馬上估算,環保法規與設備,永遠趕不上迫在眉睫的毒害,頭疼醫頭,就會有顧此失彼。
林清淵(台中市/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