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鹿港訊】金雕師傅鄭應諧兩年前的作品「台灣迎媽祖」最近回到鹿港,鄭應諧已經把這它展示在銀樓櫥窗,沒空去趕「三月瘋媽祖」廟會的人,來這裡一樣可以一窺全貌。
打造「台灣迎媽祖」,鄭應諧花了一年多時間,以999.9黃金四十台斤精雕細琢出三百零八個小人物,媽祖當然是主角,內容把一般迎媽祖所能看到的人物、景像幾乎都納入,像報馬仔、八家將、大神尪、戲台、看熱鬧的人等,連叫賣的小販也都入鏡。
這件作品兩年前完成後,曾進入黃金博物館展覽,今年初更受文建會之邀,到位在宜蘭縣的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參加金工大展,直到三月底結束後,才回到鹿港鎮。
鄭應諧說,台灣三月瘋媽祖,連國家地理頻道都派記者來採訪,不論是北港、大甲或是鹿港本地的迎媽祖,都各有特色,他的作品不限地域性,而是融合各地迎媽祖的特色,所以稱為「台灣迎媽祖」。
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就是媽祖生日,各地迎媽祖活動也陸續展開,鄭應諧歡迎大家利用連續假先來看看金雕的「台灣迎媽祖」,比較一下跟真實版相似度有多高。目前在中山路一八五號龍山寶銀樓展出。
鄭應諧金雕特色
1.發揮黃金的延展性:黃金的最大特色就是「延展性」,黃金可以鎚打成比紙還薄十幾倍的金箔,而一公克的黃金,可以拉成四千公尺的金線,或壓成九平方公尺或五十萬分之一公分的金箔,所以,手工打造的黃金重量會很輕,鄭應諧的金雕手藝充分地發揮了延展性,這是機械所做不到的傳統手工。
2.使用999.9的黃金成色:鄭應諧的金雕,採用999.9的純金,唯有純金,才能永遠如新,一般的18K,14K金,在環境因素下,會產生變色(褪色)的結果。所以,唯有採用純金才能創造出珍藏的藝術極品。
3.雕刻技術的應用:鄭應諧金雕手工的最大特色就是使用純手工雕刻,就如同雕刻木或石頭一般在黃金上使用了浮雕、立體雕、透雕等技術,所以這種手工雕刻的作品,看起來都栩栩如生,特別地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