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拉美巴西篇(下) 面孔各異,但我們都以巴西人為榮

文/李碧君 |2016.08.19
1303觀看次
字級
巴西的新世貌 我們坐在巴西利亞大教堂(Catedral Metropolitana de Brasília)門口,肥龍向我講解:「這是尼邁耶(Oscar Niemeyer,1907─2012)的作品,他是我的偶像。圖/李碧君
巴西的新世貌 我們坐在巴西利亞大教堂(Catedral Metropolitana de Brasília)門口,肥龍向我講解:「這是尼邁耶(Oscar Niemeyer,1907─2012)的作品,他是我的偶像。圖/李碧君
巴西的新世貌 我們坐在巴西利亞大教堂(Catedral Metropolitana de Brasília)門口,肥龍向我講解:「這是尼邁耶(Oscar Niemeyer,1907─2012)的作品,他是我的偶像。圖/李碧君

巴西的新世貌

我們坐在巴西利亞大教堂(Catedral Metropolitana de Brasília)門口,肥龍向我講解:「這是尼邁耶(Oscar Niemeyer,1907─2012)的作品,他是我的偶像。不,他是全巴西人的偶像。我的臉書頭像,都是尼邁耶的相片,以表示我對他的敬意。看!教堂外表設計打破傳統,十六根回力鏢狀的彎柱支撐著,猶如耶穌的荊棘冠冕。四使徒約翰、彼得、馬可和保羅雕像站立門口,引領後世信徒進入殿堂,接受耶穌的苦難大愛。」

肥龍是我在巴西利亞(Brasília)認識的當地朋友,人如其名,有個圓滾滾肚腩,他看見我在街頭迷惘問路,主動上前說要送我一程。肥龍曾經在日本工作十幾年,之後去了中國北京長住,近幾年才回來巴西定居。此次到巴西利亞大教堂,有幸有當地人指點迷津,讓我對這位巴西著名建築師,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走畢通道,眼前突然豁然開朗,雖然教堂外烏雲密布,但無損聖殿光潔明亮。流線的藍綠雲彩橫跨穹頂,抬頭一望,天使由遠至近,從天國緩緩降臨人間。教堂不再是俗套的金碧輝煌,血流滿臉的耶穌,在尼邁耶改造下,充滿別具一格的清麗時尚。

巴西利亞是巴西的新首都,這個一九五六年才興建的新城,已是聯合國人類歷史及世界文遺產。當中榮譽,建築師尼邁耶功不可沒。當時的城市規畫專家科斯塔(Lúcio Costa,1902─1998),先訂立外形蝴蝶般的對稱城市藍圖,然後仔細安排政府行政區、住宅區及商業區等分布。之後由尼邁耶負責城內大部分建築設計,如三權廣場(Praça dos Três Poderes)四周的總統府、總統官邸及議會大廈等,這讓尼邁耶的名字,成為巴西利亞的代名詞。

或許我們可以說,尼邁耶就如西班牙加泰隆尼亞(Catalunya)的高第(Antoni Gaudí i Cornet,1852─1926),為巴西文化注入新活水,造就了巴西新美學。

除了巴西利亞,另一城市庫里奇巴(Curitiba),一樣是尼邁耶的得意之作。這個二○一○年獲得「全球可持續城市獎」的城市,被譽為是最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成為全球矚目的新興城鎮。庫里奇巴的標記之一,是以其命名的尼邁耶美術館(Museu Oscar Niemeyer),入口有隻巨大玻璃大眼,反照明媚的藍天白雲,彷彿是尼邁耶特意放下自己眼睛(又稱Museu do Olho,眼睛美術館),要世人看到全新的巴西。

尼邁耶曾經說道:「如果直線是兩點之間最短的路徑,那麼曲線才真是無止盡的追尋。」巴西追尋自身文化的旅程,也許是條永無休止的曲折道路。唯一肯定的是,雖然巴西人面孔各異,但「我們」都以巴西人這身分為榮。

巴西,這迷人的國家,埋藏殊異的故事。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