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府上台將滿百日,蔡英文總統的執政滿意度和信任度都低於五成,可見民眾對政府施政並不滿意,感受最深的是旅遊業。
交通部長賀陳旦坦承「陸客減少是事實」,加上陸方又下達「三不禁令」,不銷售、不推廣、不販賣台灣旅遊產品,等於對旅遊業補上一槍,象徵旅遊寒冬提前到來。
陸客到台灣觀光,阿里山是必到的景點,以往走在嘉義市街道,可看到不少陸客逛街、購物;飯店、商旅多是陸客住宿;藝品店、茗茶行停滿遊覽車,一片生意興隆的景象,如今卻是「門前冷落車馬稀」。
友人在中埔鄉開設庭園餐廳,主要是做陸客生意,投資不少經費裝潢,為了配合陸客團,還特意學習各省腔調,眼見陸客團不來,固定支出卻不可少,真是苦不堪言。
國民黨執政時,兩岸觀光熱絡無比,儘管有人說是「一條龍」壟斷,但造就旅遊業興盛蓬勃,企業爭相投入市場,到處興建或改裝飯店,遊覽車大量購置,商店大賺其錢,卻是不爭的事實。
新政府上任後,因為政策不明朗,不承認「九二共識」,兩岸議題含糊不清,導致陸客來台人數銳減,旅遊業先蒙受其害,相關行業也受到波及。
政府推動南向政策,但旅遊業認為緩不濟急,應先保有現在的大客戶,再爭取未來的小客戶。
站在民眾的立場,政府是解決問題的執行者,眼見旅遊業低迷不振,希望各部會能溝通協調,擬定互惠共利的政策,為台灣旅遊業重振生機。
吳一忠(嘉義縣/榮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