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動台灣文學新風潮

陳琴富(台北市/資深媒體人) |2016.08.17
1399觀看次
字級

《中國時報》人間副刊主辦的「時報文學獎」日前無預警宣布停辦;由《聯合報》主辦的「聯合報文學獎」也轉型為每年獎勵一位成名作家。這兩大報帶動台灣文學風潮達半世紀。如今相繼宣布轉型或停辦,惋惜之餘,也期待有新媒體能接手澆灌這座花園,讓台灣文學繼續輝煌。

六十、七十年代台灣文學正蓬勃發展,人間副刊和聯合副刊扮演重要角色,成功的讓台灣文學在中國文學史上留下輝煌一頁,引領華人世界的文學走向。

時報文學獎和聯合文學獎提攜許多新人,幾乎當代傑出的小說家、散文作家、詩人多數是出身於這兩個獎項。兩大報不但競相開發新秀,也邀請老文學家寫文章,李敖出獄後的第一篇《獨白下的傳統》也是在人間副刊發表,除了文學,副刊還扮演著突破政治禁忌的角色。聯合報的短文專欄,像彭歌的〈三三草〉,張佛千的〈一燈小記〉,顏元叔、葉慶炳教授的雜文也都膾炙人口,為當代留下不少見證。

今天華人社會,不論是兩岸三地、東南亞的星馬、美國和世界各地的華埠,談到文學,都以台灣為馬首是瞻。理由就是台灣文學發展得最蓬勃,其多元性融合了當年的傳統文學、日本文學、軍中文藝、現代文學、鄉土文學,而當時大陸適逢文革十年浩劫,元氣一時難以恢復;台灣正好繼承了傳統文化,並初次打開與西方文化接觸的窗口。

聯合報文學獎和時報文學獎的轉型或停辦,正代表一個文學時代的結束。遺憾之餘,只能期待網路世代的朋友,存有一絲文學的興趣和基因;體會到文學的重要,能為當代文學注入一股新機,引燃下一個世代的文學契機。

陳琴富(台北市/資深媒體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