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錢文忠
自律需要我們心存敬畏,才能抵擋住種種誘惑,保持清醒的頭腦,始終做到潔身自好。有一句俗語,「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也跟自我要求有點關係,這個典故在古代是有真實出處的。
大將軍鄧騭聽說楊震德才兼備,就請他專門負責考察幹部、提拔幹部。有一次楊震到別處赴任,路過昌邑縣,當時昌邑縣的縣令叫王密,就是楊震提拔的。
王密為了感謝楊震的知遇之恩,深夜悄悄地帶著黃金前來致意。楊震看到王密拿著金子來,就跟他說:「老朋友,我了解你是什麼樣的人,不然不會提拔你,但是看來你不了解我,這是為什麼呢?」這個話意思很清楚。王密就說:「恩人,你就收下吧,沒有人知道的。」楊震回答:「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你怎麼能說沒有人知道?」王密非常羞愧地走了。
後來楊震位居高官,卻為官清廉,從來不接受私下拜見。一個人如何面對「引誘」,克服心理上「意志品質」的薄弱,以提高自制能力,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在社會上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原文】楊震,字伯起……四遷荊州刺史、東萊太守。當之郡,道經昌邑,故所舉荊州茂才王密為昌邑令,謁見,至夜,懷金十斤以遺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無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謂無知?」密愧而出。(引自《後漢書》)
【譯文】楊震當官多次得到升遷,官至荊州刺史、東萊太守。他赴任途中經過昌邑,他過去在荊州曾推薦的秀才王密,正擔任昌邑縣縣令,前來拜見他。深夜裡,王密帶了十斤黃金來獻給楊震。楊震說:「我了解你,你卻不了解我,這是為什麼?」王密說:「送金這件事沒有人知道。」楊震回答:「上天知道、神明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麼說沒有人知道呢?」王密羞愧地拿著金子回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