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事清心 蘇博香具佛館開展 人間社記者蕭惠珠大樹報導 |2016.08.15 語音朗讀 262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蘇州博物館典藏的古人品香器具,包括珍貴的宣德爐,十三日起在佛陀紀念館本館第二展廳展出,香爐、香筒、書畫等精品,一百一十七件造型無重複,完整呈現文人雅士在香道文化薰習下的生活美學。 圖/新華社 蘇州博物館館藏的一級文物「竹節小蟲銀杏木香筒」,用銀杏樹根雕製的竹節和小蟲,栩栩如生。圖/人間社記者梁清秩 香道示範。 圖/人間社記者梁清秩 【人間社記者蕭惠珠大樹報導】蘇州博物館典藏的古人品香器具,包括珍貴的宣德爐,十三日起在佛陀紀念館本館第二展廳展出,香爐、香筒、書畫等精品,一百一十七件造型無重複,完整呈現文人雅士在香道文化薰習下的生活美學。 香道,有如古典版的芳療。現代人用精油按摩,提神醒腦,紓解壓力;古人打坐彈琴、吟詩作畫,總要焚香助興,在裊裊幽香和煙色中,獲至心曠神怡、沉靜靈動的狀態。比起芳療,香道已從單純的嗅覺官能享受,提升為陶冶性靈的生活美學。香道不僅是修身養性之道,賞玩、典藏品香器具,也成為文人雅士的生活雅趣。 蘇州博物館副館長魏保信在開幕會上表示,「香事清心─蘇州博物館藏香具集粹」展分成祭器吉金、歲朝清供和文人香事三主題,展出元明清的香事器具及相關書畫、刺繡,完整呈現「香」在古人祭祀、宗教、生活中的重要性,尤其造型件件不同,非常值得一看。 難得精品 品味人文意涵 佛館館長如常法師特別說明香爐演變的歷史。他指出,中國的爐文化起源於戰國,直到明代催生了工藝精美的「宣德爐」後,焚香便成為文人生活、宗教儀式不可或缺的元素,宣德爐也是這次非看不可的精品。 如常法師表示,從宗教角度看,佛教的「十供養」以「香供養」排第一,經典中也有香嚴童子因聞香而證悟「法界空性」的故事。適值佛光山開山五十周年,佛館同時推出蘇博香具、張大千墨荷、日本茶道文化、大師一筆字展覽,獻上香、花、茶、法等無上殊勝供養,祈願觀展民眾福慧增長。 至於如何欣賞香具?魏保信認為可從造型、皮色、款式、材質、用途等角度著眼,品味香事的人文意涵。他特別推薦館藏的一級文物「竹節小蟲銀杏木香筒」,用銀杏樹根雕製的竹節和小蟲,栩栩如生,讓人愛不釋手。 「器型、表面、材質,仔細看,這次展出的作品沒有一件是重複的。」如常法師也推薦非看不可的精品,包括梅根爐、三羊三足爐和少見的方形馬槽爐,都是難得一見的藝術品,特別是首度來台展出的尤求白「飲中八仙圖」,長卷上細膩呈現了奇石、古松、茶道、品香等生活雅興。 兩館結盟 彼此共享平台 「由貝聿銘設計的蘇州博物館,是中國十大博物館之一。」如常法師說,星雲大師一筆字應邀在蘇博展出,二十天內湧進十二萬人潮,佛館與蘇博因而結為友好博物館,也促成「香事清心」來佛館展出的因緣。魏保信也高興表示,兩館結盟,簽訂五年合作協議,讓兩館在學術、展覽、教育上有了共享平台。 「香具展覽,讓人感受濃濃的文化薰習。」國際佛光會中華總會南區協會會長楊振達表示,看展後希望能點燃心香,昇華為推廣人間佛教的最大力量。 「香事清心─蘇州博物館藏香具集粹」即日起在佛陀紀念館本館第二展廳展出,展期至十一月二十七日,歡迎民眾前往觀賞。 前一篇文章 清德寺三好兒夏 台北結營 下一篇文章 桃園集義祠 發放祭品助弱勢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歐洲佛教聯盟會議 維也納佛光山召開亞洲佛青首爾聯誼 傳承人間佛教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光明大學好苗子 獲菲國傑出學生獎美國靈祇精舍落成開光 西來寺見證歷史北美洲聯誼會 AI翻譯助跨文化弘法 作者其他文章跨越地域與佛印心 祈福回向宮廟跨海取經 共宣愛與和平斯里蘭卡小天星 扎根學前教育海內外佛光人齊聚 與大師接心幽默禪心 500青年學禪定智慧兩岸青少年 籃球場交流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