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生 海闊天空的想像力 郭士榛 |2016.08.14 語音朗讀 2337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林姵妤 正氣凜然 平常鮮少運用到的題材,以熱鬧歡慶的廟會為主軸,再經由各式資料組合而成的構圖,選擇黃昏日落的背景,正是為了用渲染的黃橘、藍紫色加強畫面的整體色調,表達出自己對廟會的印象。圖/善耕365公益平台提供 余秉容 啊ㄚˇ哈ㄏㄚˋ這是在南京東路上的一家咖啡廳,店裡是工業風的裝潢,將燈泡一顆顆聚集吊起,展現它的裸露,它的粗獷,它的率直。圖/善耕365公益平台提供 吳沁頤 一夜弦浸 圖/善耕365公益平台提供 文/郭士榛 今年六月在北市迪化街URS127玩藝工場,有個以《青春》為主題的第一屆「自學生藝術創作成果聯展」,四位十七到十九歲的高中「自學生」,決定發起「自己的成果展現自己辦」,為同樣喜愛藝術,來自全台二十三位的自學生們,創造另類的成果展現舞台。 十九歲的主策展人艾摩爾表示,我們把最好的青春年華揉進一個個的創作中。在台灣,從國小到高中,有超過千名不進入體制學校系統,而靠家庭與社會資源方式進行學習者,這些被稱為「自學生」的數量,每年還以二百到四百人持續增加中。 艾摩爾表示,當前台灣自學家庭愈來愈多,各種自學團體也如雨後春筍般地冒出,而面對如此多元而豐富的學習選擇,「教育局每年僅舉辦一次集體訪視,除了學習報告書之外,每位學生只有五到十分鐘口頭報告一整年的學習成果,時間根本不夠,而口頭報告這種方式也不一定適用於每位自學生。」 以展覽來展現自學的多元成果 於是他們想要有一個可完全展現自我學習的機會,四位高中自學生自發性組成展覽的籌備團隊,他們有的從小接觸體制外教育、有的一直到高中才開始自學、有的求學歷程曲折,當他們決定做策展工作後,就開始身兼多職。展覽行政簡冠盈表示,我們不是一群擁有自學小確幸的自學生,從概念發想、策展、募款、徵稿、經營、場布、宣傳,所有籌備工作都是我們自己完成,我們努力爭取不同資源來證明自己的能力。 第一次聯展中參展藝術家是來自全台的二十三位自學生,作品種類眾多,有平面、雕塑、影像、文學、木工、影音,甚至是一場以青春為名,實則批判、嘲諷青春的行為藝術,以及以肢體、聲音、表演呈現屬於青春無病呻吟文學詩篇的「朗誦會」,都在展覽中呈現。 看著展出的作品,觀眾會想「自學生」究竟是什麼?艾摩爾進一步解釋,自學是一種廣闊、多元學習的方式,但普遍來說會解釋為「自學就是在家學習」,但這是一種曲解的說法,因為二十年前,也就是一九九○年代,自學型態才開始,是因為有位唐爸發起森林小學,不送孩子去學校學習,而是送到森林認識植物,後來有很多農家跟進自學,把孩子留在家中學種田養活自己。 但自學是可以有很多方式,自學生可依自己想法選擇自學方式。而自學生自學狀況也分二種,一種是自學生很清楚自己未來的方向,就可以努力往前找到目標;但另一種是在體制內教學中找不到自己方向才要自學者,這樣的自學者就要多方嘗試,自然會找到方向。 負責任是自學生與家長應有的態度 艾摩爾也強調,自學生的家長和學生都一定要有負責任的心態,因為自學不是不去學校就可以到處玩了事,而是自己要找到學習的方向和目標,因而自學生都需對自己的學習負責任,而做為自學生的家長,就要抱持放手和信任的心態。 十五歲就舉辦個人藝術展、十八歲出書、精通視覺藝術、表演藝術,常與不同劇團合作演出的艾摩爾指出,他是二年前才開始自學,他的小學到國中是在深圳完成學業,待考高中時他不想參加那種擠破頭的考試,而去美國學視覺藝術,二年後回到台灣,為了要學歷又可做自己喜歡的事,他申請自學。 「不論是自學的這兩年,或是過去的歲月中,媽媽一直是陪伴的角色,她不會干涉我的事,也不會為我做任何決定,只會在有問題時從旁指導我,甚至媽媽為我出版的書寫跋文表示:從我在她子宮生成開始,媽媽就是像朋友般的陪伴我。」艾摩爾說:「每位自學生的家長在孩子小學、國中時期都需辛苦的陪伴,但到了高中以後自學生便可以獨當一面了。」 已自學四年的十七歲的宋宛霖表示:身為自學生,比起依靠現有的體制與規則,我們更傾向創造出新的、更好的可能;這也是展覽存在的原因,因為「我們要為自己的學習成果展現發聲,我們要為自己的學習成果展現負責!」 艾摩爾也指出:「所謂教育平權,並不是設下法案就好,自學是人權,我們只是選擇了一種不同的教育方式,與其他教育方式沒有貴賤差異!而這次展覽的意義也正是如此,它是自學生想改變不完善的「成果發表體制」,而展覽只是第一步。 策展團隊也表示,未來希望舉辦第二屆、第三屆,加入新成員,並且努力將規模擴大、讓形式穩定,未來也能讓其他自學生接手,讓展覽繼續進行下去。艾摩爾表示,第一次自學生展向隅的觀眾,可以拭目以待。 前一篇文章 社│區│綠│活 荷花玉蘭 下一篇文章 創意的榕樹蘭花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10社論--國民黨該反省2025.04.27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視覺DJ】湧泉洗衣池【植感時光】加羅林魚木 文青朝聖 【四季花藝聯想】春之茁發 萬物甦醒的希望【視覺DJ】流蘇與春櫻【自然之書】漂流木的沉思【植感時光】 清香處處 野百合有春天 作者其他文章楊景翔 考上大學終於翻轉命運王金櫻如今唱戲為藝術王心心再創南管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