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東屏(東南亞問題專家)
眾所矚目的泰國新憲法公民投票順利完成,百分之六十一點四選民支持新憲法草案,投反對票占百分之三十八點六。
懸殊比數讓人有點意外。因為泰國新憲法的設計,實際上等於將現在的軍政府化明為暗,成為實質上的隱性軍政府,無疑違背了主權在民的民主精神。
雖然這次投票率僅百分之五十五,也就是說,僅約三成泰國選民支持新憲法,然而不能否認的是,支持新憲法的泰國選民很可能厭倦長期政治僵局,希望社會和諧、政治穩定,經濟恢復發展,因此寧願「強人」出頭實現這些政治期望。
在這種情況下,二○一四年五月發動政變,隨後出任總理的帕拉育,顯然符合泰國人望治的心願。這次公投,等於泰國人給他所領導政府一個肯定。
同樣地,泰國民眾這種情緒,恐怕是源自民主體制失靈的呈現。
泰國公投結果,至少顯示出三個重要意義:一、泰國百姓厭倦長達十年的政治鬥爭與不穩定,寧願接受軍政府統治。二、二○○六年九月遭政變推翻的前總理艾比希,十年來雖經兩次選舉奪回政權,但下次的大選,他可能無法發揮像過去一樣的影響力。三、泰國軍方已成功將干政合法化,使得「民主」退化為隱性軍政府。
《經濟學人》智庫亞洲研究分析組分析員加雷特告訴路透,「雖然很多人認為新憲法將削弱他們的民主權,但他們不想看到的是,憲法草案被否決後,可能出現的政治和經濟不穩定」。
曼谷法政大學教授帕寧亞指出,公投投票結果顯示,泰國百姓對政治上的紛擾、充滿鬥爭的民主,早已厭煩。
前藍康恆大學校長、知名政治分析家素昆.暖薩庫則表示,公投結果顯示泰國人民接受軍人所領導的政府,也同意軍人在下一屆政府中扮演重要角色。
他指出,泰國人不再相信他們過去喜歡過的政治人物,儘管兩位前總理「為泰黨」的盈拉以及「民主黨」的艾比希,投票時公開宣布反對新憲法,但人民卻沒有跟隨他們。
有趣的是,「為泰黨」和「民主黨」過去是政治上死對頭,「民主黨」每次都和軍方聯手對付「為泰黨」,這次艾比希公開向軍方叫板,除了口上說的「民主」之外,很大程度上,可能是艾比希認知到,一旦新憲法過關,恐怕「還政於民」將如鏡花水月,軍方將永遠在幕後掌權,所以出言表態反對。
事實上,許多有識之士都公開反對新憲法草案,但廣大的民眾或是不真正了解新憲內容,或是如前述對政治厭煩,甚至有人指出,投贊成票是因為不希望軍政府又藉機拖延大選。
總之,新憲法草案即便遭指責為「民主倒退」,但畢竟已經在民主程序下過關。想要逆轉,已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