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台灣社會中,仍有許多中年人失業,以及中產階級買不起房子時;竟然還有一些國軍將領退休後,隨即被政府安排到國營或退輔會轉投資的事業,擔任「董事長」或「總經理」職務,並領取數百萬元的年薪,此種明顯不公平,且幾乎專為「退役將領」謀出路的爭議作法,能不徹底檢討嗎?
立法院預算中心公布一份檢討報告,國軍人員轉職退輔會投資企業,不僅讓許多軍官退伍後的薪資向上三級跳,其對於新工作的專業度,也令外界質疑。揭露許多退役軍官轉任中央政府轉投資事業,薪資普遍高於原單位,有位空軍司令部副司令退休後,轉任欣欣客運董事長,月薪從八萬元翻兩倍多成十七萬元。
再如國防部參謀室軍官轉職大南客運總經理、國防部督察長成為天然氣公司董事長、退撫會就養養護處長擔任石油氣公司總經理,都是退休後安排「肥缺」的明確事證。
至於,一些軍中退役將領原任職單位與新工作專業是否符合,也是值得社會各界應探討與深入檢視的嚴肅問題。
因為退役將領所擔任的新領導職位,如果與原來專業並無任何關聯,有時會為國家社會帶來嚴重傷害。
二○一四年八月,新北市新店區發生社區大樓家用瓦斯氣爆,造成二死十餘人燒傷的慘劇。除發現欣欣天然氣公司平時檢測機制及維修人員素質有問題外,更暴露該公司的領導階層,竟然由外行人擔任的荒謬情形。
對於國軍高級將領退役後,隨即排在退輔會投資的公司肥缺並領取年薪數百萬元的不合理與自肥現象,多年前監察院就認應檢討改革,但馬政府置之不理。如今民進黨上台,執政黨立委已注意到「肥貓」弊端,退輔會主委李翔宙在立法院承諾進行檢討,希望新政府新作風,讓國人看到真正改革。
姚中原(台北市/大學兼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