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勢性低血壓 家中跌倒占5成

陳玲芳 |2016.08.10
2262觀看次
字級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衛福部國民健康署昨天指出,「跌倒」為六十五歲以上長者事故傷害死亡第二位,超過五成六長者,在自家跌倒。最危險時機,則是從座位或床上起身的瞬間,因姿勢性低血壓引發眩暈跌倒。

國健署慢性病防治組副組長賈淑麗表示,過去一年,老人跌倒比率為百分之十六點五,當中有百分之八的長輩就醫。老人跌倒最常受傷的部位是下肢、上肢、髖骨骨折,及頭部外傷。嚴重會因此臥床、失能或死亡。

國健署調查發現,老人跌倒的地點,高達五成六在家中,四成三在住處以外。家中最常跌倒的地方,家具旁(椅子、床、沙發或其他家具旁)占二成三;浴室、淋浴間或廁所等溼滑的地方占一成二。

賈淑麗說,老人在家中的家具旁跌倒,最常見的原因是因為從坐、臥突然起身,所造成的姿勢性低血壓。突然變換姿勢,容易產生暈眩站不穩跌倒,建議長輩從坐、臥等姿勢起身,不要急速改變姿勢。出現頭暈、肌力減弱、步履不穩,建議與醫師討論,找出原因。

浴室應鋪止滑墊、馬桶及浴缸旁加裝扶手;門檻前設止滑腳踏墊,吸收水滴,並降低地面與門檻的落差、浴室內擺放防滑的椅子。

賈淑麗指出,住處以外最常發生跌傷的地點是路邊(包含人行道)和有高度或坡度的地面,建議老人家外出,攜帶登山杖、拐杖等輔具,減低跌倒風險。

國健署提出「防跌三部曲」:規律運動、注意照明與防滑、起身與外出行走不要急等,希望長輩做個「快樂的不倒翁」。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