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新建築法規,愈訂愈嚴格,新建房屋要求隔溫保溫系數,一年比一年提高,連留設門窗面積大小都要管,也配套政策來鼓勵屋頂加裝太陽能板。
加拿大建築對抗氣候的做法,正好和我們相反,加拿大冬天酷寒,沒有對抗之道絕對會死人,建築種種限制主要防寒保溫,以求保命。
台灣大多採保溫系數值極差的水泥,做建築材料,水泥牆內諸多裝潢求的只是美觀,門窗沒有基於隔熱而制定的法令,一般街道更難得沿街植樹種草,這樣的大環境,逼得夏天非開冷氣不可,冷氣機排放熱氣,加上日曬柏油路面、水泥牆面彼此加溫,不熱也難。
加拿大一般建築物喜用暗色系,暗色調容易吸熱聚熱,有利在漫長的冬季中,為房子提供多一些溫度。
台灣建築顏色多元,許多頂樓加蓋,農村偏愛鐵皮屋,取其價廉堅固,鐵皮屋五顏六色,不曾見到白色鐵皮屋。
有人說,讓全台建築物降溫的方法很簡單,只要主政者一句話,號召三、五萬人拎著油漆,揮起刷子,從南朝北一路刷上來,為台灣建築屋頂與外牆穿上白色新衣,立可見效。
此話說來簡單做來不易,如有縣市首長願意發動,選擇轄內小街小村,集體換裝白牆白頂實驗,讓民眾感受降溫之好處,或許有助於全面推廣。
氣候惡化已是人們共業,台灣人再不一起用心為環境降溫,夏天只會愈來愈難過,大家如此漠視環境,懶於改變現實,休想得到老天爺賞個好臉色。
邱傑(加拿大/畫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