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約奧運還沒有開幕,中華台北代表團發生女網選手謝淑薇到團本部爭論,而後選手發表臉書表示「退出台灣網壇、不再代表國家比賽…」,他的父親謝子龍也在國內臉書痛罵「奧會主席大,還是國手大…?」
我國從一九三二年參加洛杉磯奧運以來,有八十四年歷史,這大概是選手對代表團不滿、動作最激烈的一次。當事人奧會副主席蔡賜爵其實還是謝淑薇成長過程的「貴人」(謝子龍語)之一,蔡賜爵和網球淵源甚深,也是這次中華代表團副總領隊,當天就是他和執行長邱炳坤接待謝淑薇,他心裡一定很難過。
謝淑薇無可否認是我國網球史上至今最傑出的一位選手,她的WTA(世界女網球員協會)單打排名曾經二十三名,雙打第一名,拿過法網、溫網雙打冠軍(配大陸選手彭帥),也在年終總決賽拿過女雙冠軍,華人世界都知道這對「海峽女雙」,大家也都引以為傲。
但是,所有大型賽會都有不同的屬性,打「四大賽」當然以獎金多、積分重要的「單打」為主;打「聯邦杯」又以兩場單打(世界組的四場單打)為主;但是打奧運、亞運就要以「獲獎牌」為主要目標,是最高戰略。
四年一度的奧運,是測試體育國力的戰場,自一九五六年我們從台灣直接派團赴墨爾本參加奧運以來,就是集中全台灣乃至全球僑界的力量,希望能從全世界勁旅之中脫穎而出,搶得一面獎牌;這份努力一直到一九六○年的羅馬奧運,才由楊傳廣為國人圓夢。
爾後政府又設下「國光獎章」獎勵制度,掛出高額獎助金獎賞奮勇奪牌的選手,無非希望我們台灣可在一百多國參與角逐的奧運會場,也站上獎牌排行榜揚眉吐氣。
這次奧運網球選手的選拔,如同先前所有奧運,都是由「排名最佳」的選手出列,不管單打、雙打,只要排名較高,較有可能搶得獎牌,就由他的教練當國家隊第一教練,這次的選拔標準也是一樣,但是淑薇及其家人顯然不認同,才有後續很多糾紛。
大家都愛才,謝淑薇在青少年階段出國比賽,當時經營旅行社的蔡賜爵經常先給機票讓謝淑薇趕班機,到年底才清還票款。謝子龍在三年前中華航空公司贊助會場上,還當著大家的面講出這一段,讓大家感佩不已。
中華代表團行前,謝淑薇在台北已經發文給國際網總ITF表示她「只打單打、不打雙打」,讓代表團本部尷尬,曾有人主張處理,是蔡賜爵壓下,才讓全團都到里約。
謝淑薇及其家人基本上都是熱愛體育的人,熱血陽剛自是難免,但是參加奧運不是打「四大賽」,多想想妳住的這塊土地,及愛護妳的球迷,打出成績、拿到獎牌再來談後續吧!
蘇嘉祥(台北市/資深媒體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