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高雄訊】高雄長庚醫院胃腸肝膽科醫師吳耿良提醒,夏天有三大地雷食物:甜冰品、碳酸飲料、柑橘類水果,可能誘發或造成胃食道逆流症狀加劇。研究顯示每四人就有一人可能有胃食道逆流症狀,胃食道逆流長期不治療,恐提高食道癌風險。
在醫院擔任研究助理的張小姐,每天早餐一杯大拿鐵,每周至少四杯含糖手搖冰飲。近年陸續出現嘔酸等症狀,常咳嗽、喉嚨沙啞不適,睡前腹脹難眠,一直當作是消化不良,甚至懷疑自己有心臟疾病,就醫後確診為胃食道逆流。
吳耿良指出,張小姐平日除刺激性咖啡飲品及酸甜飲料不離手,也愛吃柑橘類水果,甚至忙起來就當正餐止飢,這些都是誘發或加劇胃食道逆流症狀的主因。依據國健署的調查,國人習慣飲用冰涼含糖飲料消暑,過半數十九至四十四歲國人每周喝超過七杯含糖飲料;若選擇酸甜的飲料,含糖量更是原味茶飲的三倍。
民眾常以為飲用含有檸檬、柳橙等果汁成分的飲品較為健康,吳耿良說,其實這並不完全正確。飲料中的高糖分會延緩胃部排空時間,且酸性食物會促進胃酸分泌及造成下食道括約肌放鬆,使得胃液逆流症狀更容易發生。
吳耿良說,現有胃食道逆流的主要治療藥物包括:制酸劑、胃黏膜保護劑、第二型組織胺抗劑、質子幫浦抑制劑等。像張小姐這樣的患者,用餐時間經常匆忙且不固定,考量傳統藥物在使用上有較多限制,使用新一代質子幫浦抑制劑治療,確保可長效穩定控制胃酸分泌來改善食道發炎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