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財富 行佛所行

 |2016.08.05
1327觀看次
字級

印度的菩提迦耶是佛陀成道的地方,是佛教徒嚮往朝聖之處,縱然正覺大塔旁的菩提樹,非當時佛世時的那一棵,仍不減佛子對佛陀的思念,飄落的菩提葉,都會珍惜收藏。

每每聽聞朝聖者的旅途分享,讓我對印度有種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覺。

陌生於常誤點的火車、車與牛搶道、電影《貧民百萬富翁》的場景,這或許是一種不可思議,對於生活在交通便利都市的我,感受不到六、七小時還等不到車,在台北,公車晚到一分鐘都會顯示在看板上,不用苦候。

熟悉來自課誦的《阿彌陀經》、《金剛經》。佛陀說法處──祇樹給孤獨園,那是在恆河北方,因須達長者的請法,由十大弟子智慧第一的舍利弗所監工建造的,從此與南方王舍城附近的竹林精舍,成為佛陀常駐足處。

到印度朝聖的人,行至此處,不免誦一部經,感受佛陀大演法音。

古今交錯的印象縈繞著,我對客居印度的友人說,「你每天都走在佛陀所走過的路上」。他說,要行佛所行,這句話才有意義,否則住在佛陀成道地也沒多大意義。心形的菩提樹葉甚為特別,拾起一片菩提葉,提起一念菩提心,學佛者,不忘我們每天都要走在佛陀走過的路上。(梵音)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