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海濤法師的弘法屢成新聞報導的重點,可說是討論佛法的一項契機。把握機緣釐清一些概念,這件事也算是善因緣。
海濤法師最近的三項言論重點,主題分別是有關蚊子咬人、丈夫出軌及女性愛美,他將這些生活小事或大事化為佛法討論的引題,帶領信眾進入佛法的天地。他說:「被蚊子叮時,蚊子高興比較重要」、「怕蚊子咬是強烈我執,根本無明」、「如果怕痛、怕醜、怕流汗、怕生病、怕倒楣,要怎麼修行?」而討論婚姻出軌問題,他說:「先生有外遇,練習當假的看妳就不苦」、「先生如鈔票一樣,別人用過,還是可以用」。討論女性愛美,他說:「想要穿得腿比較長,下輩子就當長頸鹿吧」、「想穿高跟鞋走路好看,就當馬當一輩子」、「喜歡眼睛大,就當貓頭鷹」、「喜歡胸部大點,男人都看,就做乳牛吧」。
這些開示的內容,包括佛理上的「空性」、「執著」、「因果」、「業報」。雖然網路上有很多人批評他的觀點,但是也有人認為從佛法來看「沒有錯」,只是對於佛法涉入不深的人來講「無法理解」。其實,整件事有錯、有沒錯的地方。
沒錯是的,如果以菩提心為前提,任何為利益眾生的弘法都沒有錯。
而錯的是,弘法的方式應該與時俱進,針對信眾的根性適時適性教化,以免有反效的結果產生。
台灣的佛教傳法,早期偏重經懺的佛教、輪迴的佛教、超度的佛教。這些原本是佛教或佛法的一部分,但是成為核心太久了,導致佛教或佛法的傳布走偏了。
也就是說,早期佛教偏重「因果」、「業報」的闡述,以一種接近「嚇唬人」的傳法方式,傳布義理深遠的佛法。其實「因果」、「業報」的道理只是佛法的一部分,說明為何修行的重要性,而修行的方法才是佛法的精隨。
也就是佛法傳授「福德」與「功德」的修持方法,才是佛法的另一項重點所在。而從「福德」到「功德」的修持,也是有層次與法門的不同,必須在人世間與出世間依法修練,而所有的修練都不脫「人間」的因素。譬如在家居士的「五戒」,從平常的「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凡夫及二乘的「十善道」,包括「不殺、不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無貪、無恚、正見」等做起,次第修習禪定及菩提心的法門,才能日漸有成。但是對於一般民眾而言,生活的人間才是他們的道場,生活間的諸事才是他們修習的「法事」,因此才要強調人間的重要性。
人間的修佛或修道,並不是要民眾在人間做「出世間」的修道。畢竟,這是更高層次的修法過程,出家眾比較適合修此法門。人間佛教修習的重點,就是從日常的生活裡,依法而修、依性而修、依機緣而修,將佛法融入生活,改頭換面,做自己真正的主人。
台灣的人間佛教就是從經懺的佛教、輪迴的佛教、超度的佛教走向人間佛教的一項努力,傳法者從玄虛的講壇走向人間的道場。僧俗二眾共同力行,將佛法落實人間,讓人人力行佛規、聽懂佛法、心存佛念,才能諸事圓滿。
這當中,傳法的觀點必須改變,才能自度度人。
牛隆光(台北/佛光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