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幾天就是七夕情人節,各家餐飲業者鋪天蓋地促銷宣傳。台灣癌症基金會調查發現,近七成三網友有了伴侶後體重變重,開心戀愛體重卻失控。只是當「幸福肥」與「癌症前的病變徵兆」畫上等號,沉浸在幸福中的男女們,是否也該改變一下約會、大快朵頤的刻板模式?
以筆者為例,婚前六十公斤,如今的中廣身材,是婚後二十五年老婆的愛心使然。當年「愛就是把菜吃光光」,不到五年光景就上看七十,現在早已突破九十,除了拚老命的運動,剩下的就是站在體重計上期望數字與日遞減。只是似乎效果有限,上下樓梯的舉步維艱,這何嘗不是「幸福肥」的最大負面證明。筆者提出來分享,期待「幸福夫妻」也以我為警惕,肥胖與三高脫不了關係,年輕胖可能是一輩子痛。
話說回來,現代人都知道要「忌口」,如果甜蜜的小兩口或夫妻也有運動習慣,自然就沒有「幸福肥」威脅健康的問題。當數據會說話時,平常約會離不開吃吃喝喝的SOP,是否也該調整一下約會的模式。或打打牙祭表恩愛後的排遣,改以不劇烈運動當消化活動,直到體重維持餐前數目字為止。
負責任的餐廳,如果能在每一客餐點上標示「熱量」,在顧客結帳後提供「體重計」,如果需要今日事今日畢的「減重」,或提供周邊的運動公園、場館資訊,或本身就與運動中心有企業結盟關係,屬於餐後至少對折的優惠待遇,相信這種「幸福肥」應該是不存在的。林泉利(新北市/退休國中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