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財富--盜亦有道

逸文 |2016.08.03
1466觀看次
字級

盜跖是春秋時期聞名天下的大盜。某天徒弟問他:「做賊也有道理可循嗎?」盜跖答:「當然有,能猜出屋裡有無寶藏叫做『聖』;冒險進去偷叫『勇』;偷完留下斷後叫『義』;判斷能否下手叫『智』;能公平分贓為『仁』。這些道理,不全部做到的話,不可能成為大盜!」即成語「盜亦有道」的由來,指盜賊也講道理,不是隨便就能取人財物。
莊子例舉盜跖之「道」,試問世間「道」為何物?只要遵循仁義禮智,難道就能光明正大當賊嗎?當大道被扭曲,這些漂亮的教條淪為隨時能包裝置換的空言;最後人心依舊腐敗,還多了莫名其妙的藉口。
近年來台灣社運崛起,從反黑箱服貿、課綱,到「滅頂行動」、華航罷工等…溫順的台灣人少見地用激進行動對政府或大企業長年忽視民心的作風提出異議,我以為這些初衷都是美好的,代表台灣來到改變的轉捩點。
但事過境遷,不少人發現風潮過去,問題懸而未決。服貿簽了(尚未生效)、林鳳營市占回升了、罷工持續延燒、新政府…要找小學生審課綱?
病急亂投醫乃人之常情,但最恐怖的,是醫到最後都忘了自己生什麼病了;誠如莊子向世人提問:當禮教的包裝變漂亮了,你還看得到腐敗的內容物嗎?(逸文)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