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固醇無害?醫:老病號須忌口

陳玲芳 |2016.08.02
1941觀看次
字級
採用均衡飲食可降脂、降血壓,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 圖/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台灣營養學會、中華民國心臟學會提供

【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聽信網路謠言,讓高血脂患者病情惡化,緊急就醫!」美國最新飲食指南不再限制膽固醇的攝取量,不少人誤信「膽固醇有益無害」網路傳言,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葉宏一表示,近兩個月來,接獲不少心臟科醫師反映,民眾對高膽固醇含量食物開始失去戒心,許多老病號不再忌口,放心大吃肉類、內臟等,導致膽固醇數值完全失控。

葉宏一表示,基於一則「膽固醇有益無害」網路傳言,以「似是而非」立場誤導民眾,學會認為有必要站出來鄭重澄清。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台灣營養學會及中華民國心臟學會昨天聯合發表聲明表示,除使用藥物控制血膽固醇數值,「飲食控制」也非常重要。

葉宏一說,人體血中膽固醇濃度,雖然可透過身體自我調控達到平衡狀態,但病人處於身體平衡失序情況,飲食攝取的控制更顯重要。俗稱壞膽固醇的低密度膽固醇,會隨著年紀愈來愈高,導致動脈粥狀硬化,引發心肌梗塞、腦中風、周邊血管堵塞等。「挑食物,除了考量膽固醇含量,也要考量飽和脂肪酸。」

葉宏一指出,以升膽固醇指數排行來說,第一名危險食物是豬腦,其次為豬大腸、豬腎、豬肝等;另外,全脂奶,尤其是全脂保久乳,也容易引起膽固醇偏高。如果傻傻分不清「血中膽固醇」和「食物中膽固醇」,恐將造成心血管疾病發作。

台灣營養學會理事長王果行表示,要控制血中膽固醇,最重要是控制「飽和脂肪」和「膽固醇」含量均高食物,如奶油、冰淇淋、西點、內臟及牛肉;其次是增加蔬菜、水果、雜糧及豆製品、核果的攝食。

營養師提醒,對於膽固醇含量高但飽和脂肪含量不高的食物,如蛋、介殼類,由於含有豐富維生素及礦物質,營養價值高,一般建議可適量均衡攝取。但對病情控制不佳的病人,則要限制。

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事長林俊立表示,除了飽和脂肪含量高的升膽固醇食物,尚要注意適量鹽分、飲酒以及戒菸,並結合適當運動及體重管理,方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為提供正確衛教觀念,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網站提供民眾下載《高血脂病人防治手冊》,與「升膽固醇指數食物排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