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神奇的心理學》
作者:蔡宇哲、洪群甯
出版社:幼獅
文/王錫璋(前國圖編審)
哲學和心理學,這兩大基本知識學科關係著人們的生活,然而,台灣高中以下的學校教育至今尚未開設相關專門課程,惟出版界關於哲學和心理學的讀物倒是不少。
談到哲學方面的叢書,近年來大家普遍會推薦的是《蘇菲的世界》和《紙牌的祕密》,這兩本書的作者是曾經擔任高中哲學老師的挪威作家喬斯坦.賈德(Jostein Gaarder),算是給高中或國中生做為認識哲學的基礎讀物。
至於心理學方面,最近讀到由高雄醫學大學心理系助理教授蔡宇哲、從該系畢業,目前就讀陽明大學神經研究所的洪群甯編寫的《神奇的心理學》,覺得這本書也算是以通俗筆調,探討心理學基本知識,讓中學生了解到心理學是一門很有趣味的科學,並能實際在生活中隨時看到心理學的顯現或應用。
兩位作者以推廣心理學的熱忱出發,期望中學生能透過一些心理學的知識,觀察周遭人與環境,讓大家對世界更充滿好奇。這本書似也可列入中學生的心理學入門書籍之一。
《神奇的心理學》透過生活實例,介紹許多心理學名詞,並且闡釋和大家生理和心靈層面的關係,以及和周遭人群或社會的互動和影響。
這本書雖然主要內容沒有綱舉目張的層次體例,但每個篇章都以趣味四格漫畫作為開頭,配合情境故事,讓讀者無形中了解許多心理學在生活中的現象。例如,中學生或青少年朋友都覺得星座算命或網路心理測驗等都超準的,也有許多人非常相信、甚至於執迷不悟。其實,這在心理學上,叫做「巴南效應」,由心理學家透過嚴謹的心理測驗研究,發現一些星座算命或網路上的心理測驗,都是人們信任那些專屬於自己的描述的結果,即使這些描述大多十分模糊,但這種看起來「有說卻像沒說」一樣的句子,卻很容易讓我們自動對號入座。
若青少年讀者知道這種心理學現象,或許就不會再迷信網路算命了。其他像是為什麼電視上常看到名人代言某種產品?特別是請漂亮的藝人代言化妝品,或請運動健將宣傳球鞋或保健飲品等,其實也是廠商運用心理學上的「權威效應」,讓大家產生名人或專家講的應該不會錯,而盲目肯定的關係。此外,為什麼情人眼裡出西施?心理學上叫「月暈效應」,都是可讓青少年讀者省思自己的行為。
本書除各種心理學名詞或實驗的闡釋外,也解釋一些精神科學和做夢、腦的記憶等方面的基本知識,並在最後一章,勉勵讀者在說話、姿勢、處事行為方面,應用心理學知識,打造正向的心世界,不僅可讓自己快樂有信心,也能拉近與朋友的關係,並在社群生活中有良好的表現。
心理學其實是有趣又實用的知識,青少年讀者不妨先看看這本入門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