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日,和從小一起長大的鄰居一起放學回家,途中遇到一位阿公帶著孫女出門散步。女孩穿著粉紅色卡通圖案的童鞋,她每踏出一步,鞋子就會發出噗啾噗啾的聲響,她對此樂此不疲,拚命地踩踏著。
我指著小女孩對鄰居說:「嘿,你還記得嗎?我們小時候都穿過那種鞋。」她立刻接話:「喔,但是妳總是穿不到幾天就把鞋子弄壞了。」我裝出一臉沮喪的表情,說道:「我又不像妳那麼有氣質。」她抿著嘴笑著,沒有再多說什麼。
我和她是自小相識的玩伴。大約三、四歲的時候,我們都穿著噗啾噗啾的涼鞋跑來跑去,一下子跳繩、一下子玩一二三木頭人或扮家家酒。我們是不可能穿著「噗啾涼鞋」玩鬼抓人──因為跑動時的聲響必定洩露行蹤。
一開始我們穿一樣的鞋,後來漸漸不一樣了。她的媽媽執意將她打扮成小公主,於是她每天都穿著各式粉紅色、繫著蝴蝶結的涼鞋來找我玩,有時甚至還會穿按一下就會發出音樂的兒童高跟鞋;但我相反,因為我媽鑒於我天生粗魯的個性,決定不買那種精巧的鞋子。有一次媽媽竟然反常的買了蕾絲鞋面的包鞋給我穿,但要不到兩天就因我喜歡踩踏水窪而毀了。自此之後,媽媽只幫我買樸素又耐髒的布鞋了。
穿著樸素布鞋,有壞處也有好處。壞處是每次都得欣羨的看著鄰居猶如時裝模特兒般,展示精美的鞋,而我只能在一旁乾瞪眼;好處是我每次興奮的踩著路旁的小水窪,又叫又笑時,她只能在一旁看著鞋子躊躇不已──她媽媽千交代萬交代,絕不可弄髒鞋!
我們到底是因為鞋而長成不同個性的人,還是因為不同個性而穿不同的鞋,這真是無從得知了。雖然個性不同,但我們的感情不曾疏離過。我練我的游泳,她學她的鋼琴,我們都曾練到筋疲力盡而大哭。我想不通數學,她放棄她的物理,我們都嘗過補考重修的機會。從小學、國中到高中,我們穿著截然不同的皮鞋或球鞋,來來回回,並肩走在同一條路上。
那一日回家後,我和她各自接到大學錄取通知單;她即將負笈北上,我則留在家鄉。次日出門相偕上學,她提議:「我們去買一雙一模一樣的鞋吧!要愈耐穿愈好。」我想都沒想,便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