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尋春

茉莉 |2007.04.05
337觀看次
字級

中國自古以來即有「踏青」的習俗,從魏晉以後至今兩千多年,每年農曆二月初一到初三,人們就會利用這幾天到郊外郊遊踏青。「踏青」又稱春遊、遊春、又叫尋春,唐代以來,春遊踏青的活動就更為盛行了。

清明時節,天氣回暖、春光明媚,正是出外郊遊的好時光,這時節,老女老少相偕同行,擺脫冬日的桎梏迎接明媚春光,讓身心都沐浴在溫暖的春風裡,希望這一年都能「春風得意」。

揚州八怪之一的有名清代書畫家鄭板橋,有一年去郊外踏青時,看到蝶飛鳥鳴,不由詩興大發隨口吟出一首〈春詞〉:「春風、春暖、春日、春長、春山蒼蒼、春水漾漾。春萌萌、春濃濃,滿園春花開放。門庭春柳碧綠,階前春草芬芳,春鳥啼遍春堂。春色好,春興旺,幾枝春杏點春光。春風吹落枝頭露,春雨濕透春海棠。又只見幾個春人談笑開口:春短春長,趁此春日遲遲,開上幾畝春荒,種上幾畝春苗,真乃大家春忙......」這就是鄭板橋,盡情地詠「春」,一氣呵成,讀來自然流暢,道盡春日春遊,無盡旖旎風光。

有關春遊踏青的習俗史料記載甚多,《武林舊事》:「清明前後十日,城中仕女豔妝飾,金翠琛褵,接踵聯肩,翩翩遊賞,畫船簫鼓,終日不絕。」南宋吳惟信《蘇堤清明即事》云:「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鶯。」生動地描寫了古時春遊踏青的盛況

今人循例也是在春暖花開之際,攜家帶眷上山掃墓,不妨追尋古人芳蹤,除了替祖先清掃墳前雜草,上香祭拜之外,也訂個「家庭踏青日」,郊遊踏青,既凝聚家族感情,且發思古之幽情,何樂而不為?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