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畫家楊三郎兩幅在溪頭創作的畫作,修復後將永掛在台大森林館走廊,當作鎮館之寶。圖/程宜華
【本報台北訊】台灣國寶級畫家楊三郎一九五八年替台大森林環境資源系畫了兩幅畫,但近六十年來很多系友及工作人員都不知是大師級畫作。兩件瑰寶曾放在倉庫,甚至一度被送上垃圾車丟掉。近年因冷氣滴水,部分畫作受損,最近修復重新裱框,昨天正式掛在台大森林館二樓走廊,成為鎮館之寶。
第一屆台大森林系友會昨天舉行成立大會,並舉辦「楊三郎畫作修復開幕儀式」,揭開真跡差點被丟掉的戲劇性插曲。
台大森林系友經濟部前部長杜紫軍也到場,他表示:「對這兩幅畫沒有印象。」但對畫作成為鎮館之寶,他覺得很好,「這是森林系的傳奇。」
台大森林系主任袁孝維指出,一九五八年台大森林系館落成時,第二屆畢業系友鄒茂雄發起捐款,向第一到第七屆系友募款集資。每人捐出一百五十元,相當於當時半個月薪水,邀請當時小有名氣的畫家楊三郎到溪頭住一周,以森林美景創作兩幅油畫。
兩幅畫命運多舛
一度被當贗品
袁孝維表示,當時楊三郎收了一幅畫兩萬元,另一幅則免費贈送。一幅為溪頭的日本柳杉林,一幅為山巒上的蒼勁枯木,森林館啟用時懸掛於正門大廳。但兩幅畫只掛了十多年,因森林系系館粉刷時移走,堆放在儲藏室。鄒茂雄回系上發現後十分生氣,一度說要拿兩百萬買回,後來才掛在系館牆上。
袁孝維說,畫作因年久失修,很多人不知是寶貝。有一次垃圾車來時,兩幅畫被拿出去丟掉,卻因畫作太大塞不進去,才免於被丟掉的命運。
二○一三年袁孝維擔任森林系主任,看到畫作破損愈嚴重,有意修復。她說,當初請外界鑑定,一度被鑑定是贗品,心情忐忑不安。
後輾轉找到曾撰寫楊三郎傳記的台北藝術大學教授林保堯,及楊三郎友人、也是經紀人的印象畫廊負責人歐賢政,確認是真跡。募了三十多萬,修復兩、三個月,昨天正式對外展示。
歐賢政代理楊三郎畫作二十多年,曾開車載八十多歲的楊三郎到台灣各地取景。
他指出,兩幅油畫為三十號大型畫框,九十一公分長及七十二點五公分寬,在民間收藏的楊三郎作品中非常罕見。其中一幅畫出了玉山,估計價值可達一千萬元,另一幅也有七、八百萬元。
歐賢政表示,楊三郎擅長抓住大自然瞬間的感動,山、海、樹及古厝是他的最愛。
森林系珍藏這兩幅溪頭風景畫,是楊三郎全盛時期的作品。畫面肌理生動,筆觸洗鍊,在這兩幅畫作表露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