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景氣不好影響,台北地價跌了百分之一點五二。圖/資料照片
【本報台北訊】內政部昨發布最新一期都市地價指數顯示,全國都市地價總指數上漲百分之零點○四,漲勢趨緩幾乎持平;而都市地價標竿的台北市,則是六都中唯一下跌,且修正幅度達百分之一點五二,是全國跌幅最大的城市,為二○一○年來、近十二期首見,且十二個行政區的地價指數全數下跌,顯見台北市土地的燙金身價已不復存在。六都中以台南市漲幅百分之一點五六最高。
內政部公布第四十六期都市地價指數,反映去年十月一日至今年三月三十一日地價漲跌狀況,與上期漲幅達百分之一點四九相比,本期上漲百分之零點○四,漲幅明顯趨緩。
受房市景氣影響
進一步觀察縣市表現,台北市、新竹縣、連江縣下跌。除了澎湖縣漲幅超過百分之三,其餘縣市均有漲幅趨緩現象。
「之前漲過頭了。」內政部地政司副司長施明賜指出,台北市房地產過去幾年漲勢明顯,整體薪資結構卻沒有跟著調整,如今房市景氣不好,買方心態自然會偏向保守,交易動能跟著不足,呈現量縮價跌的格局。
永慶房產集團業管部協理林泰隆也說,土地開發商購地後,也要考慮後續的銷售、獲利狀況,因此在北市房市交易冷清、價格下修壓力又最大的情形下,即便蛋黃區土地,也難再保值。
台北市文山區、北投區和萬華區跌幅均逾百分之二,台北市政府指出,以文山區為例,景美捷運站周邊雖有景美夜市、量販店,但景氣不佳,使得觀光人潮減少、消費力不振,地價因而下跌;萬華區西門町是國際觀光客必訪景點,在觀光人數減少、民眾消費能力緊縮的情況下,周邊消費商機受影響,地價也略有下跌。
澎湖縣觀光吸金
澎湖縣之所以維持一定漲幅,澎湖縣政府說明,因縣內遊憩休閒產業活絡,各觀光景點和主要商圈均吸引大批人潮聚集,帶動相關產業發展,使得地價穩定發展;而非都市土地可申請變更建地,建案交易價格高漲,都帶動地價持續上揚。
觀察土地買賣筆數發現,本期全國土地買賣筆數為二十六點七萬筆,與上期二十六點三萬筆差距不大,更較去年同期二十八點六萬筆減少近一成,也可看出土地買賣熱度不再,交易量逐漸萎縮。
交易量逐漸萎縮
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徐佳馨分析,開發商購買土地多是之後多有開發、推案計畫,但現在房市景氣不佳,必須考慮到後續的銷售、稅賦壓力,因此目前市場上的開發商多傾向先消化庫存,而非大舉購地。
房地產業者指出,近二年在重稅及限貸打房下,房屋去化不易、房地價格下修,不過地價向來為房價先行指標,目前新案供給不少仍是近年建商高價取得土地,短時間大幅降價讓利難度高,高成本庫存能否消化,仍取決於建商對後市信心及讓利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