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軼事】 葛洪抄讀成大家

文/曾昭安 |2016.07.05
1482觀看次
字級

文/曾昭安

葛洪是晉代著名的思想家、醫學家、理論家。他小時候家裡很窮,經常是食不果腹、衣不蔽體,但他十分好學。

真是屋漏偏遭連夜雨,葛洪十三歲時,他父親就因病無錢醫治而離開了人世,家裡的頂粱柱一倒,全家的生活重擔就壓在了葛洪稚嫩的肩上。葛洪一邊勞作,一邊讀書學習,環境再艱苦,他也毫不放鬆。

葛洪的祖父、父親都是讀書人,家裡原有不少書籍,但後來都毀於兵火。葛洪農閒時想讀書,可找不到書讀。他便背著書篋,徒步跋涉,四處去借。跑了許多家,不是被拒絕,就是借到的書不完整,即便這樣,他也很開心,因為這畢竟比沒有書強。回家後,葛洪東拼西湊,硬是將這些不完整的書湊成了一部部完整的書。為了便於以後慢慢細讀,葛洪便決定把這些書一字不落地抄下來。

可是家窮,一文莫名,筆墨紙張從哪裡來呢?他便趁農閒時,上山砍柴賣錢,買了筆墨紙張。平時,白天他要忙農活,晚上才有時間抄書,但沒錢買燈油,點不起油燈,也買不起蠟燭,他就以松明、柴火代替油燈和蠟燭,開始抄書。為了節省用紙,他的抄書紙用了正面之後、用背面,密密麻麻的,別人都不易看懂。據《晉書》記載,他一共抄了各種典籍四百卷,這需要多大的毅力啊,何況是在那樣艱苦的環境!

葛洪一邊抄書,一邊誦讀、鑽研,後來終於成為知識淵博、學富五車的大學問家,受到後人的敬仰和傳頌。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