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業務 為孩子找生路

李祖翔 |2016.07.05
6178觀看次
字級
洪纈育服務的學校希望孩子畢業前要學會編織、打造口簧琴。 圖/洪纈育、蔡豐懋提供
學生沒有一雙好鞋,一雙鞋就能安定他們的心,但他們更感謝老師的熱情,即使鞋爛了也不換。 圖/洪纈育、蔡豐懋提供
成立籃球隊,帶學生為校爭光,洪纈育(中)是關鍵靈魂人物。 圖/洪纈育、蔡豐懋提供

文/記者李祖翔專題報導 圖/洪纈育、蔡豐懋提供

洪纈育出社會多年,做過各式各樣的業務,無論咖啡或原木加工都能勝任,但他對人生的期待不僅於此,多年前竟放下穩定工作,到花蓮進修兼冒險,他玩遍花東,愈艱險的路愈要去,划獨木舟再攀岩更是家常便飯,任何險阻都擋不住探索世界的激情,然而走訪深山部落後,他忽然決定要在一所「八招都沒有足夠老師應聘」的校園擔任特教老師,他的人生從這裡開始更加不平凡。

用心教書 使出渾身解數

校園「三招」意味擔任教師的門檻降到大學畢業,只要相關科系即有資格應試,而「八招」的意義可能只是願意去服務這麼簡單。洪纈育進修後有的專長是民間文學,經歷則是業務,但學非所用沒有讓他產生敷衍的念頭,反而竭盡所能扮好老師的角色,甚至將這些年體會到的種種人生歷練,教給當地的孩子,為他們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改變他們對自己、對社會及這個世界的看法。

懷抱理想、深入部落,讓他印象最深的,是學校發公文讓他們去做X光與肺結核等檢查,他訝異這個年代還有那些玩意,差點以為自己不在台灣而在第三世界,不過,當他得知全校高達三分之二的孩子都有頭蝨、疥蟲,衛生條件非常糟後,他接受「台灣也有這種地方」的事實,而孩子每天都會與老師抱抱,溫馨的同時,老師卻在擔憂,不知道誰會「中標」,久而久之,老師都習慣出錢為學生理髮。

自掏腰包 盡力解決難題

孩子會受苦,是因為家長不在乎,或者他們自身難保。兩年來,洪纈育要照顧泡泡龍症(先天性表皮分解性水皰症)、玻璃娃娃(先天性成骨不全症)、中度肢障、智能障礙、複合過動及自閉症的學生,在衛生清潔上,沐浴教導是最重要的一課,「臭腳最可怕,他們的襪子怎麼穿都是同一雙,還是品質差的那種!」

當老師千辛萬苦地把黑色的腳ㄚ搓淨,又自掏腰包的送了一雙棉襪,天真以為能改善問題,不料隔沒幾天襪子又不翼而飛,因為爸媽也想穿。

還常有孩子課上到一半就跑醫務室,檢查原因,竟是沒有吃早餐、血糖過低,一聯繫家長,又得知父母罹患智能障礙,只倚賴臨時工維生,無暇顧及兒女,老師無從寄望家長,只能自己想辦法;無奈的是,這種現象並非特例。

為了解決吃的難題,老師們商量,購買超商餐券給孩子,一天一張就不致挨餓?沒想到,一天過去孩子依然飢餓,再調查,是興奮的家長將一家老小帶到超商大快朵頤一番,一個月的餐券就這樣消失了,老師欲哭無淚。

跨界合作 給予孩子希望

不只學校、家庭面臨如此境遇,整個城市也籠罩在「沒有明天」的氛圍中,「孩子普遍對未來不抱希望」是洪纈育最大的感受,而人生消極的罪魁禍首不在物質匱乏,其實是心靈困頓;因此他改變現況,與引導他進入校園的學長共同策畫,將孩子納入新成立的籃球隊,細心教導,還透過勸募與自費,一人贈送了一雙球鞋。孩子很快就回饋他們,連年為學校打下乙組亞軍,橫空出世更打響威名。

而孩子有自信就對未來懷抱希望了?洪纈育認為不夠。要知道未來有哪些選擇才有認真去拼的動力!所以一放假他就帶孩子上台北吃到飽、學習用刀叉、搭捷運和逛台北101,孩子不只接受多元文化的洗禮,還會不斷聽到老師洗腦式的催眠:「你是正港的男子漢,你要跨出去!」讓他們不局限在封閉的部落思想。暑假到了,洪纈育供吃、供住、供行程,商請各行各業的朋友帶孩子當學徒;校方也積極向部落耆老請益,改良傳統編織,讓畢業的孩子學會編織、製作創意口簧琴,提高就業資本。

一切看似正往美好的未來前進,但天不從人意,改變不是那麼容易的事,接二連三的噩耗幾乎擊潰了熱血老師的美夢。攤開報紙,一篇篇死亡報導,主角都是他們帶大的孩子,揪心的感傷在校園間擴散。

滿腔熱血 尋找外援救助

「我們做得還不夠嗎?」這個疑問充斥在他們的腦海,「難道孩子離開國中、離開視線,老師就沒『招』了?曾經建立的希望倒塌了,從販毒、吸毒到入幫派、混黑道,然後橫死街頭,他們再也不會返校分享,老師再也看不到他們的未來成就。」最痛心的是,嘎然而止的青春才剛滿十七歲。

痛恨自己無能為力的洪纈育與學長,今年做了一個重大決定:「我們留職,帶著滿腔熱血出走,為孩子找生路,有朝一日會回來。」他們想方設法找外援,預計結合在地產業,將職訓資源引回去,從教育、家庭、事業、生活多方面著手,一條龍式地解決整體問題。雖然,他倆的決定會讓籃球隊失去一次強者的榮耀,但能織出一張救生網,在絕望之前挽救更多被社會遺棄的孩子。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