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外電報導】歐柏蘭德說服力了得,去年和一批朋友到英格蘭西南部康瓦爾露營,口袋裡的錢不夠,乾脆直接向德國國鐵爭取免費車票,膽量和自信表現驚豔管理階層,不但如他所請,還邀他回國後對該公司二百名員工發表勵志演說。
重點是,歐柏蘭德才十四歲而已。
這個柏林小子的自信,來自一所完全翻轉傳統教學理念的學校。這所學校的學生到十五歲才打分數,沒有課程時間表,也不採用教師上台講、學生在下面聽的傳統授課模式。學生自己決定研究什麼題材,以及何時考試。
這所學校的課程簡直是「直升機式父母」的夢魘。固定課目只有數學、德文、英文和社會,輔以「責任」與「挑戰」等抽象項目。在「挑戰」方面,學校給十二到十四歲的孩子一百五十歐元(台幣五千四百元),從事一種他們必須完全自力規畫的探險,有人去泛舟,也有人到農場工作。歐柏蘭德則是到英格蘭南部海岸健行。
這些革新的背後哲學說來簡單。「柏林中心福音學校」(ESBC)校長拉斯斐德說,勞動市場日新月異,加上手機和網路轉化了年輕世代處理資訊的方式,學校能教給學生的最重要特質是自動自發的能力。
她認為,進步的學校,其使命應該是培養年輕人因應變局的能力,更棒的是使他們盼望改變,二十一世紀的學校應該以發展學生的堅實人格為職志。
她表示,強迫學生聽老師講課四十五分鐘,不僅不符合現代職場世界,而且製造反效果:「最能激勵學生的,莫過於學生自己發現一門課背後的意義。」
ESBC鼓勵學生把學到的能力或技術更上層樓,例如寫電玩程式,而非坐下來考數學。歐柏蘭德到康瓦爾接受挑戰前,從不曾離家三周。他說,那趟旅程學到的英文比他在學校待幾年還多。
ESBC成立了一個「教育創新實驗室」,為願意仿效ESBC的學校研究發教材。
德國目前已有大約四十所學校正在採用ESBC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