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藝金曲 呂錘寬、辜懷群獲特別獎 |2016.06.25 語音朗讀 324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辜公亮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辜懷群,獲第二十七屆傳藝金曲獎表演類特別獎。圖/傳藝中心提供 致力台灣傳統音樂研究超過三十年的呂錘寬,獲第二十七屆傳藝金曲獎出版類特別獎。 圖/傳藝中心提供 南管館閣出陣的場面。 圖/呂錘寬提供 【本報台北訊】由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的第二十七屆傳藝金曲獎昨公布入圍名單與特別獎得主。台師大民族音樂研究所教授呂錘寬獲出版類特別獎、辜公亮文教基金會執行長辜懷群獲戲曲表演類特別獎。辜懷群呼籲,傳藝(傳統藝術)金曲獎應改名為古典藝術金曲獎。 傳藝金曲獎評審團指出,呂錘寬長年從事傳統音樂採集保存與研究推廣工作。他投注三十多年時光走遍台灣,收錄多名南北管資深藝人及台灣南北兩派道教儀式經典技藝及音樂,累積豐碩的第一手聲音資料,這些資料啟發後人投入傳統音樂的學習與展演、出版,貢獻良多,堪稱音樂出版先鋒。 辜懷群則以長期投入戲曲藝術推廣獲獎。評審團指出,辜懷群致力讓戲曲走入民眾生活,她成立「台北戲棚」、讓戲曲演出成為觀光重點;推出「新老戲」、「新舞風」等系列,提升劇場文化與人文環境。 「傳統」帶有「沉重、陳舊」意涵 聽聞得獎消息,辜懷群第一個反應是「意外」。身為戲曲製作人,工作是讓藝術家在台上發光發熱,「鮮花和香吻應該是給台上的」。看到傳藝金曲獎將目光「從台上看到台下,從幕前看到幕後」,開始獎勵幕後製作,她深深感謝。 話鋒一轉,辜懷群質疑,為什麼要叫「傳統(Traditional)藝術」金曲獎,而非「古典(Classic)藝術」金曲獎。兩名詞味道不同,「古典」是經典,而「傳統」則帶有「沉重、陳舊」的負面意涵。 辜懷群說,和西方相較,「我們的傳統其實很年輕」。以民初京劇大師梅蘭芳為例,貝多芬比他早了一百年、莎士比亞比他早了兩百年,「為什麼西方稱貝多芬、莎士比亞作品為『古典』,我們卻形容梅蘭芳的表演藝術是『傳統』藝術。」她呼籲主辦單位將「傳藝」金曲獎改為「古典藝術」金曲獎。 許秀年、唐美雲 角逐最佳演員 本屆共吸引八百六十三件作品參賽,六十五件作品入圍。評審團總召集人陳郁秀表示,本屆總收件數略減,參賽作品品質極優,最佳藝術音樂專輯及最佳宗教音樂專輯都增額入圍,各有六位入圍者;從去年起取消出版類個人獎項的國籍限制,今年有四位外籍人士入圍,顯見傳藝類的國際合製出版日漸提高。 頒獎典禮訂八月十三日在傳藝中心宜蘭園區蔣渭水演藝廳舉行。 年度最佳演員獎入圍者有小咪《春櫻小姑—回憶的迷宮》、許秀年《文成公主》、唐美雲《春櫻小姑—回憶的迷宮》、郭春美《青春美夢》、蕭雅玲(藝名蕭揚玲)《一樹紅梅》、江彥瑮《金孫緣》。 最佳表演新秀獎年齡限制從四十五歲以下調整為四十歲以下,入圍者有孫詩珮《芙蓉歌》、廖玉琪《千古一帝—秦始皇》、李京曄《傲氣之珠 幽冥節度使》、戴立吾《化人遊》、陳怡婷《客家大戲—婆媳風雲》。 前一篇文章 搶救世大運 部會總動員 下一篇文章 學生審課綱 學者批不尊重專業 熱門新聞 01【草木堪為友】一樹紅艷的行道大使 南洋櫻花羊蹄甲2025.05.1102學習星雲大師 廣結善緣 布施歡喜2025.05.1103【生活智人135】企業家媽媽 蒙哥馬利 深諳育兒之道2025.05.1004莊靜君 將台灣書籍推向全世界2025.05.1005金業管理新挑戰 職場Z世代渴望被重視2025.05.1106社論--脫中入美的經濟難關2025.05.1107【修行在人間】放下自在2025.05.1108紐西蘭南島佛光山 四度獲評優良建築2025.05.1309佛光山功德主 傳承人間佛教信仰2025.05.1210科技傳母愛 點亮盲母新視力2025.05.1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南迴藝術季 作品減量嘉義東石 龍舟點睛阿里山山葵 復育有成后里環保公園 向日葵花海迎夏高美溼地 生態體驗台鐵誤點10分鐘可退票 6月23日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