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壬基酚(NP)和雙酚A(BPA)等環境荷爾蒙,普遍存在於各種市售飲料、飲用水、瓶裝水、免洗餐具、室內灰塵中,陽明大學與台大組成的團隊研究發現,雖然成人都在每日容許攝取量範圍內,但哺乳期及食用嬰幼兒乳品和副食品的嬰幼兒,部分超過每日容許攝取量,建議孕婦及授乳期婦女,應減少暴露,避免接觸免洗塑膠餐具等。
NP和BPA會干擾賀爾蒙及生殖系統,經過檢測,國人每日的總暴露量,都未超過建議每日容許攝取量。
但研究警告,針對母乳進行NP和BPA濃度檢測,產後第一個月、第三個月的母乳,NP及BPA暴露量會超過嬰兒每日容許攝取量,開始食用嬰幼兒乳品及副食品的嬰幼兒,嬰幼兒乳品是每日BPA暴露劑量最高者,其次是嬰幼兒副食品和鹹水魚類,這些飲食暴露量合計已接近每日容許量。
研究團隊證實,胎盤保護效果不佳,嬰兒產前即暴露在NP和BPA中,較高的NP會出現新生兒體長較短、體重過輕的風險,有統計上顯著相關,特別是頭胎新生兒相關性較明顯;孕婦產前暴露較高BPA者,新生兒頭圍較小。
研究團隊建議,孕婦及哺乳婦女接觸NP和BPA未超過成人容許量,但會影響胎兒和新生兒,短期建議孕婦和哺乳婦女一定要盡量避免使用塑膠免洗餐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