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菜根譚星雲一筆字(35)-8】心的萬能 十二之八

星雲大師 |2016.06.15
3289觀看次
字級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宋‧蘇軾 人生如浮萍,隨水飄浮,又如浪子,不知往何處安住?若能及時醒悟人生無常,迷途知返,浪子回心,則能隨遇而安,隨心自在。
休得爭強來鬥勝,百千渾是戲文場;頃刻一聲鑼鼓歇,不知何處是家鄉。──明‧憨山德清 比喻人生如戲,太過計較、太與人爭強鬥勝,互不相讓,最後往往是兩敗俱傷。何不定氣平心,修好這顆心,隨緣任運,肩挑一切重任。圖/高爾泰
心的萬能 十二之八

文/星雲大師

受人所託應該盡心
才華勝己不起妒心
用功讀書切莫分心
骨肉分離令人焦心
技藝精湛付出巧心
集思廣益發揮智心
疑神疑鬼暗室虧心
覆水難收徒留悔心
行屍走肉只剩空心
一夕白髮萬般煎心
實踐願力一本衷心
班門弄斧叫人噁心
急事簡說定氣平心
柳暗花明必能轉心
言而無信終會失心
天真無邪保有童心
不卑不亢實意實心
迷途知返浪子回心
倦鳥歸巢不再花心
處事不公懷有私心


心平氣和

做人處事的修養,有百千萬種,但是,心平氣和,是修養中的修養。

一個人,如果「心不平」,則別人和你一接觸,就會知道你有偏見、有成見,就會讓人感到你有親疏的觀念、公私的利害,對你的疏離之感,即刻產生;如果你「氣不和」,則會讓人感覺到你氣量不大、氣勢不夠,也會讓人不敢親近於你。

心平氣和的人,自然近悅遠來!家庭裡,父母心平氣和,不但兒女樂於親近,就是一般的青少年,也樂於求教;團體中,心平氣和的長官,不但自己的部屬樂於請教,其他團體的幹部也會樂於追隨。所以,許多的宗教都鼓勵人要養心、養氣,因為平心靜氣,是為人之道。

遺憾的是,我們的心,經常都是心煩意亂、心浮氣躁、心私不公、心暗不明,所以心的工廠生產不出好的東西;假如能夠心平,就能光大心的功能,就能生產心中的淨美。例如:心光則明、心大則廣、心明則清、心空則有、心有則喜、心德則正、心道則平、心慈則愛、心慧則智、心量則容。

心平是非常重要的!如平常說「願將佛手雙垂下,摸得人心一樣平。」心不平,人生道路上,自然會有許多的橫逆接踵而來。假如能求得心平,還要氣和。當一個人和別人一見面的時候,心平不平還不容易看得出來;氣和不和,則很容易就能察覺得到。

氣,形之於色,所謂氣色,別人看到你,不但看得到你的氣色,還能知道你的氣味、氣量、氣慨、氣節、氣質。所以,一個人:怒則氣逆,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轉;寒則氣閉,暑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減;思則氣結,怨則氣損。

吾人在順境裡容易心平氣和,但一遇到逆境,就很難平心靜氣了。心平靜氣不是用在安寧閒暇之時,而是用在緊急危難之間。大將在前方指揮,能夠心平氣和,則能理智清明,安然篤定;商人在商場上,利害交關的時刻,能心平氣和,處之泰然,則必有所得。就如現在的青年學子,每遇考試,要能心平氣和,就會有好的成績;警察處理違警事故,如果心平氣和,則能獲得民間的尊重。

一個人有多大的道德、學問、能力,很難論斷;心平氣和,則是必要的修養。

──摘自《迷悟之間》第五冊 p.196

急事簡說定氣平心

做人處事的修養,有百千萬種,但是,心平氣和,是修養中的修養。尤其現代人的念頭太多、太複雜,遇到事情就容易心浮氣躁,最後難免壞了大事。如果能在緊急危難之時心平氣和,愈是緊急的事愈要處之泰然、急事簡說,反而能安然度過危機,獲得眾人的肯定。

集思廣益發揮智心

現代的社會講究開會,尤其民主時代,凡事講求公開、公正、公平,一切訴諸公議,所以凡是與大眾團體有關的事,都有召開會議的必要。會議,就是「三個臭皮匠,勝過一個諸葛亮」,因為集思廣益能發揮智心,彼此也容易達成共識,做起事自然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才華勝己不起妒心

在〈普賢十大願〉裡,有一願是「隨喜功德」,即見他人好或者才華勝過自己者,皆能歡喜讚歎。隨喜是一種心意的淨化,是光明的生命態度。你做好事,我隨喜助成,你成功了,我隨喜讚歎;雖然我做不到,或者我沒有參與,但它的功德與親自去做是一樣的。因此遇事隨喜,不但可以給人歡喜,自身也可獲得利益。利人又利己,何樂而不為呢?

迷途知返浪子回心

回心,就是讓心回到原有、原點、或是回歸本有、本質的意思。現代人往往迷於外境塵勞,而失去本自具足的真心,就如趙州禪師,八十歲時出外行腳,及至歸來,才知道到空費了草鞋錢;明朝的憨山大師,也慨嘆的說:「滾滾紅塵古路長,不知何事走他鄉?回頭日望家山遠,滿目空雲帶夕陽」。人們一昧地向外追求,而流浪「他鄉」,走了許多冤枉路後,才知道汲汲追求的寶藏,其實就在自心中。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