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山開山50週年紀念專題報導18 人間佛教在港澳 記者/杜憲昌 圖片提供/香港佛光道場 、澳門禪淨中心 |2016.06.14 語音朗讀 5890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香港義工是全球最忙碌的!」佛光山港澳總住持永富法師(前排左九)表示,義工參與各項法會、活動、會議及課程,勉勵大家做「品牌」義工修圓滿佛道。 圖片提供/香港佛光道場 、澳門禪淨中心 香港佛光道場。 圖片提供/香港佛光道場 、澳門禪淨中心 以貨櫃車改裝成雲水浴佛車,讓民眾可以進入車內浴佛。圖片提供/香港佛光道場 、澳門禪淨中心 大師在香港開辦佛學講座,連續20年從未間斷。 圖片提供/香港佛光道場 、澳門禪淨中心 粵劇是澳門的本土藝術,澳門禪淨中心特別在佛誕節安排粵劇演出,希望民眾浴佛淨心,在觀戲的當下,感受人生如戲,實踐佛法人生。澳門禪淨中心住持覺仁法師(中)與嘉賓合影。圖片提供/香港佛光道場 、澳門禪淨中心 澳門禪淨中心。圖片提供/香港佛光道場 、澳門禪淨中心 香港佛教學院開辦至今,已培養無數護法、弘法的人才。圖為學員於佛陀聖像前宣誓。圖片提供/香港佛光道場 、澳門禪淨中心 企劃╱妙熙 主編╱妙傑 記者/杜憲昌 美編╱魏芬 校對╱覺涵 圖片提供/香港佛光道場 、澳門禪淨中心 ▓香港地狹人稠,雖然僅是彈丸之地,但在英國百餘年的管理之下,高度的國際化,社會開放、資訊發達、新聞言論自由,促使傳播事業蓬勃發展,更具備了國際弘法的極大優勢。 一九八七年,星雲大師應香港「法住學會」之邀,前往講演《般若心經》,開啟在香江講經弘法的因緣;兩年後轉往沙田大會堂佛學講座;一九九○年又再移師紅磡香港體育館開大座講經,每天有近萬信眾,迄二○○六年,連續二十年的弘法講座,不僅改變了港人對佛教和出家人的看法,開啟學佛的風氣,同時透過國際視訊傳播,讓全球民眾可以同步收看大師說法的盛況,也使得人間佛教的發揚更加普及。可以說,香港對於人間佛教在世界各地的發展與弘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佛光山在香港的弘法,經過歷任住持慈惠、依如、永妙、滿蓮法師,現任住持永富法師和僧信二眾的努力下,人間佛教已融入當地人的生活,成為安定人心的一股力量。 講經說法 開啟學佛風氣 說到佛光山與香港的因緣,可追溯到一九六三年,星雲大師代表中國佛教會前往香港訪問,這也是大師首次造訪香港。七天的訪問行程中,除了與當地教團、法師建立深厚的情誼,對佛教在香港的發展有了進一步的了解。 一九八三年,有鑒於香港社會發展快速,為與同屬華人的地區盡一分心力,大師指派依如法師赴港,在九龍成立第一個弘法據點「佛香精舍」。 一九九一年,佛光山在窩打老道購置一個較大的佛堂,命名「佛香講堂」,不時可見大批信眾在講堂外排隊等候參加法會的盛況。鑒於信眾的需要及與社會、民眾有更多的連結,二○一○年在九龍灣宏光道億京中心成立多功能的「香港佛光道場」。 「香港佛光道場」除大雄寶殿、齋堂、禪堂外,另亦配置美術館、滴水坊、會議室、圖書館、錄音室、兒童室、教室等空間,兼具信仰、文化、教育、修行、休閒、聯誼等機能,提供更全面的服務,讓生活緊張忙碌的香港民眾,得以有一處安頓身心的所在。 鼓勵學習 開辦「都市佛學院」 基於大師「寺院學校化」的理念,「香港佛光道場」於一九九一年開辦「都市佛學院」,提供社會人士學習與進修的機會,除佛學課程外,還包括唱歌、梵唄、烹飪等興趣研習以及生命教育等課程,每年三期,每期八堂課。 佛光山港澳總住持永富法師表示,港人對於學習社教課程態度踴躍,以二○一四至二○一五年為例,三期課程的報名人次就有將近五千七百人。為了滿足學員的需求,從周一到周五,每天下午和晚上都有課程,甚至同樣的一門課還必須安排兩個時段,讓學員依自己方便的時間選讀。 另外,每年度的課程結束後,也會安排成果展,透過動態表演與靜態展示,來呈現學員的學習成果。除了學員、家屬以及與會貴賓,也開放一般民眾觀禮,不僅讓社會民眾認識「都市佛學院」,同時也提昇學員的學習動力與榮譽感,讓大家更樂於參與學習課程。 課程分級 培育弘法人才 佛學的部分,包括兒童班、青少年班、青年團、一般民眾、婦女法座、金剛護法、長青會等,針對不同年齡、層級的對象,各有不同的學習活動與課程。 「都市佛學院」的對象為一般民眾,為了幫助學員找到自己的學習方向,特別設計一套學分制度,就課程的內容與領域,畫分為入門、初級、進階、中級和專研等六個級別,學員於課程中出席率達七成五以上可修得四個學分,每個級別修得十二個學分即可獲頒結業證書,並升讀下一個級別。透過這樣的課程級別規畫,不但能讓學員了解課程內容及自己的佛學程度,也方便學員依自己的需求選課學習。 而「香港佛教學院」則是招收十八至三十五歲、中學以上學歷的未婚男女青年,安排解行並重課程體驗寺院生活,增加對佛門的認識,以培養佛教弘法的人才。課程以四個月為一期,共十六周,學員於周末晚上入住道場,周日一天的密集學習,符合都會型的學習模式。永富法師表示,經過四個月的學習,青年對佛光山的宗風,乃至學佛的心態、觀念,已有基礎的認識,並可從中建立、堅定學佛的信心,其中不少青年更發心到佛光山叢林學院繼續研修佛法。 「香港佛教學院」自一九九九年開辦至今,十多年間,已經培養了數百位弘法、護法的人才,至今不少仍活躍於參與道場的義工服務、佛光會會務等工作,護持常住,護法衛教,可說是培養青年人才的重要管道。 加強解說 深化信仰內涵 香港信眾對聽聞佛法、參與道場的法會活動,一向是積極熱忱,但有感於部分民眾對於佛教本質和信仰層面,並沒有真正的深入了解,因此永富法師很重視各項行事前的「解說」。包括法會儀式,不僅要求規矩如法如儀,也會請信眾提早入席,在法會開始前,先就儀軌的內涵做說明。「我常提醒大家『不能空拜』,因為信徒來道場不是參加運動會或音樂會,法會儀式必須藉由『儀軌』這個方便法門,引領參與者進趣佛法義理,進而在生活中受用。如果參加了這樣的一個儀式卻不了解其內涵,無法運用到生活上,那就沒有意義,所得的利益也是很有限的。」 同樣的,為了讓更多民眾能夠認識佛教,在許多對外的活動也會特別加強文字解說的部分。例如二○一四年,香港佛光道場在慶祝佛誕節的活動中,將貨櫃車設計改裝成雲水浴佛車巡行各地,讓民眾可以進入車內浴佛。藉由這樣的活動,不僅拉近一般民眾和佛教的距離,透過設立的解說看板,也讓大家認識佛陀事蹟與浴佛的意義。 佛誕節活動從一九九三年開辦,二○一四年擴大成為系列活動,以雲水浴佛車巡境的方式,增加民眾的參與。二○一五年甚至擴及全港十八個區域,最後一天於維多利亞公園的嘉年華會上,更吸引超過十萬民眾的參與,其中不乏駐港或來港旅遊的許多外籍人士,儼然成為全港年度的盛事之一。 對於佛光山未來在香港的發展,永富法師直言,「希望能培養出本地的住持」。他說,港人對於地域的認同感很鮮明,若能有本地的住持,相信更有助於人間佛教在當地的弘揚。即使培訓的青年人才不出家,但他們仍可以成為佛光會的幹部、檀講師,或者對外為佛教發聲,護法衛教,也因此,人才的培育,勢必是很重要的方向目標。 澳門禪淨中心 以文化教育與民眾接心 ▓佛光山澳門禪淨中心設立於一九九五年,一九九六年正式註冊為政府非營利慈善團體,是澳門最大的都市佛教道場。內有佛殿、多功能禪堂、圖書館、教室、閱覽室、餐廳等,另設有佛教文物流通處及客房等硬體設施,為信徒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澳門禪淨中心的成立因緣,可溯自一九八七年起,星雲大師受邀到香港佛學講座,澳門信眾皆主動組團前往聽經聞法,並禮請大師派弟子到澳門駐錫弘法。道場成立後,更多次恭請大師法駕澳門講座,尤以二○○六年在澳門綜合藝術館的佛學講座,吸引二千餘名信眾聽講,在當地實屬盛況空前。 澳門禪淨中心住持覺仁法師表示,目前除了舉辦法會、禪淨共修之外,也開辦各種文化、教育課程,如都市佛學班、讀書會、佛學初中級班、禪修初級班、學佛行儀、才藝班、不定期的佛學講座、參學朝聖團等。由於信眾學佛風氣日盛,現有場地已不敷使用,未來計畫能另覓一處合適的空間,建設多功能的弘法大樓,期能對淨化社會、安定人心做出更多的貢獻。 佛光山港澳道場 佛香講堂 香港九龍窩打老道84號冠華園2樓A座 電話:85(2)2715 7933 e-mail:ibpshk@ecp.fgs.org.tw 香港佛光道場 九龍灣宏光道1號億京中心15樓 電話:(852)3110-9000 e-mail:fgshk@ibps.org.hk 澳門禪淨中心 澳門文弟士街31-33號豪景花園2樓A座 電話:(853)2852-7693 e-mail:macauibps@ecp.fgs.org.tw 前一篇文章 人間佛教在菲律賓 下一篇文章 佛光山開山50週年紀念專題報導19 佛光祖庭大覺寺 法燈長傳 熱門新聞 01中職明星賽 挑戰8萬觀眾紀錄2025.07.1802響應跨宗教慈善 多倫多佛光人高空跳傘2025.07.1703【時光重逢】穿過時光,看見日清晏蜓2025.07.1804【視覺美學】快門下的詩意 人間萬象無遠弗屆2025.07.2005日光寺佛光寶寶祝福禮 祈願孩童平安成長2025.07.1706愛護地球 北海道場健走、淨灘2025.07.1707佛光菁英幹部培訓 精進信願行2025.07.2108如是說2025.07.1709【文學天地】春花秋月何時了 2025.07.1810穿「樂」時空相遇 台北道場音樂弘法2025.07.1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2025年柒月 完成的人生2025年陸月 釋迦多寶並坐像2025伍月 諸法因緣生2025年肆月 人人皆能成佛人間福報25週年2025年參月 佛陀在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