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說新語 為止癭瘤出奇招

文/朱振藩 |2016.06.13
1782觀看次
字級

林森這個人有意思,他是福建閩侯人。清光緒十二年,曾赴台灣求職,考入電報學堂,後加入同盟會。民國肇建,歷任要職,自一九三一年起,出任國民政府主席,為人淡泊、為政清廉,平生雅好古董字畫,且立遺囑捐贈博物館,備受時人敬仰。

某日,有位朋友對他說:「你收藏的古玩,應有些是膺品吧!」他則微笑回應:「反正再過幾百年,就會變成真的『古董』了。」詼諧以對,高人一等。

八年抗戰時,他居住重慶,由於少海產,見人得癭瘤,皆束手無策。幸好當時的大後方,與上海、香港等地,尚可通平信,但郵包則不通。遂心生一計,特地寫信給沿海朋友,請他們將紫菜夾入信封內,再分批寄出,竟一一收到。於是大家如法炮製,在夾帶成功後,救治了不少人。這招瞞天過海,和他蒐集古玩,或恐異曲同工。

紫菜為海藻類植物,原為青色或紅色,曬乾之後,其色變紫,故稱紫菜。它的葉子很大,生長於淺海岩石之上,像是石衣,其薄如紙,漁民摺疊為餅,可以久藏不壞。富於營養,味更鮮美,乃上等海菜。中國所產者,以福建之福清、浙江鄞縣之姜山,以及鎮海之招寶山為上品,但產量有限。日本、韓國之沿海,則有大量出產。製成之紫菜衣,常用來包飯或做壽司,製作簡便,拈起送口,清爽宜人。

紫菜含碘甚豐,可以經常食用,但是不可多吃,食多令人消瘦。它的醫療作用,據元代名醫朱丹溪云:「凡癭瘤結核之疾,宜長食紫菜。」《食療本草》一書,則記載著:「主治熱氣煩塞咽喉,煮汁食之。」

所謂癭瘤症,即近時之甲狀腺腫,有「大脖子」、「粗脖根」等叫法,乃體內缺乏碘質之故,古名「氣癭」。在雲南、貴州等省,患者極多,隨處可見,皆因所食之鹽,缺乏碘質所致。紫菜吃多以後,自可不藥而癒。另,紫菜和海帶,均能防止血管硬化,此即古人所謂的「鹹能攻堅」,據近世研究,均為含碘豐富之故。蓋碘為變質劑,能分解人體各種硬組織,使之軟化,無論淋巴、血管皆然。經查血管硬化,為高血壓原因之一,故它間接亦能治療一些高血壓患者。

清代名醫王孟英認為,性質甘涼的紫菜,除治癭瘤、腳氣外,尚可「和氣養心、清煩滌慮,治不寐,利咽喉」及開胃,好處真是不少,同時物美價廉。

紫菜具備質嫩味鮮、易溶於水的特點,尤宜做湯。最平常的,莫過於紫菜蛋花湯,想吃豪華的,可燒成「五色紫菜湯」。其搭配之物,分別是香菇、玉蘭片、豌豆苗和胡蘿蔔,調以高湯、精鹽及胡椒粉,再澆淋若干麻油即成。成品五色兼備,質地鮮嫩,既賞心悅目,且馨香味醇,實為湯中雋品,甚宜夏日食用。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