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當教材 醫學生伴臨終病患

 |2016.06.10
2425觀看次
字級
成大醫學院開設尊嚴療法新課程,醫學生進入安寧病房裡,學習與末期患者溝通。圖/修瑞瑩

【本報台南訊】「看你嚥下最後一口氣,我只有深深感謝」,成大醫學院開闢尊嚴療法新課程,讓醫學生進入安寧病房陪伴末期病患,一名醫學生在陪伴患者走人生最後一段路後,寫下心中滿滿感謝。

由於病房裡都是末期患者,病人多數情況不佳、家屬情緒也很低落,學生進入安寧病房,往往不受歡迎,雖然病房裡有義工、宗教師及醫護人員陪同,要跨出第一步仍很困難,學生們都想盡辦法「破冰」。

病塌前籌辦婚禮

醫學生簡凱倫在課程中,陪伴的是癌末的五十多歲女性患者,由同居人照顧,一開始兩人並不理會她,後來發現兩人都愛唱歌,大家一起唱而培養出共同話題,慢慢才了解兩人雖然在一起多年,育有子女卻沒有結婚,成為兩人心中最大遺憾,後來與其子女一起在病榻前籌辦婚禮,完成人生最後願望。

之後病情快速惡化,她描述接到患者病危消息時,飯吃到一半,丟下筷子就奔回醫院,在患者臨終時止不住淚水,「真正與死亡這麼靠近」,雖然只有短短相處,但患者用生命教導她的,一輩子不會忘記!覺得課程非常有意義。

醫學生張祐寧訪談的則是一名癌末的老爺爺,一開始一樣是相對無語,後來知道老爺爺喜歡京劇,特別是「趙氏孤兒」等戲碼,詢問爺爺為何喜歡,兩人才打開話閘,體認到爺爺一生堅守著忠誠與正義,就好像趙氏孤兒裡的程嬰,為了保住孤兒,不惜以自己的兒子代替被殺死。

張祐寧認為,在訪談中,爺爺經由一生回顧,肯定自己的信念,認為沒有白活,「守住該守住的」,而對他來說則是一種震撼,「還有人堅守這些」,爺爺留給他的身教,是寶貴經驗。

多給病患一點時間

成大安寧病房醫師邱威鑫表示,病房裡的末期病人,每位都有一段精采的生命故事,對即將進入臨床成為正式醫師的醫學生來說,與病患接觸的心得,是醫療課程之外、重要的生命課程。

邱威鑫認為在目前的醫療體系之下,醫師想要花多一點的時間陪伴病人、傾聽病人的話語,都有困難,但有些醫學生因為這項課程,甚至還陪著病人嚥下最後一口氣,「一般醫師不會有機會送病人最後一程」,都是一生難得的經驗。

邱威鑫表示,雖然課程時間不長,但一段與病人間的美好回憶,相信會在學生心中埋下種子,朝向成為良醫的目標邁進,「未來醫生如果願意多給病患一點時間,傾聽病人的話語,課程就值得」。

一手打造國內安寧照護的成大退休教授趙可式,對這項課程相當贊同,認為可以讓醫學生在進入臨床前,實際接觸病人,學習當一名好醫師,表示目前只有成大開設這項課程,未來可以推廣到其他醫學院。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