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梨初綻柳初嬌,
二月春寒雪尚飄;
除卻女兒誰記得,
百歲生日是今朝!
清.袁枚〈花朝〉
花朝,也稱「花節」、「花神節」,傳說此日為花的生日,故通稱「百花生日」,即百花娘子的生日,洛陽稱「挑菜節」、四川稱「踏青節」。
至於「花神」相傳是指北魏夫人的女弟子女夷,據說她善於種花養花,被後人尊為「花神」,並把花朝節附會成她的生日。
花朝由來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書》中已有記載:「二月十二日為百花生日,無雨,百花熟。」其實花朝日期因地而異,有以二月初二,有說二月十二日,也有說為二月十五日,唐宋兩代則多以二月十五日為花朝。
花朝,可能源於早期「百穀生」,也就是開始種穀的日子演變而來;也有說源自「百蔬生」,因為早期原始社會採集野菜而食,而農業進步後,二月是開始種植蔬菜的時節,欣欣向榮之景之正要展開。不論花朝的源起是五穀或菜蔬,到唐宋都以花卉為主了。
花朝慶祝活動
花朝日期雖有異,但慶祝「花朝節」的興致與風尚卻是相類似,史料記載甚多,如:
《誠齋詩話》:「東京二月十二日曰花朝,為撲蝶會。」
《風土記》載:「二月十五日為花朝,浙湖風俗言春序正中,百花競發,乃遊賞之時;宋條制守士官是日出郊勸農。」
《熙朝樂事》:「二月十五日為花朝節,蓋花朝月夕,世俗恆言,二八兩月為春秋之中,故以二月半為花朝,八月半為月夕;宋時有撲蝶之戲,今雖不舉,而寺院啟涅槃會,談孔雀經,拈香者蘪至,猶其遺俗也。」
《清嘉錄》:「二月十二日為百花生日,閨中女郎,剪五色繩黏花枝上,謂之賞紅;虎邱花神廟,繫牲獻樂,以祝仙誕,謂之花朝。」
由此大約可知「花朝節」各地都拜花神廟,慶花神誕辰,或赴野外觀花、植花木、捕蝶等賞花踏青活動。
在蘇州著名的古蹟虎邱塔附近,就有一座花神廟,它是供奉著百花娘子的,每逢百花生日這一天,人們便繫牲獻樂,以慶祝仙子的誕辰。而在花神廟前刻著一副門聯:
一百八記鐘聲,
喚起萬家春夢;
二十四番風信,
吹香七里山塘。
可想而知廟宇附近的環境,應是一翻氣清景明。
花朝詩
古時文人逢節便吟詩作詞以抒情言志,歷朝帝王亦有藉詩向臣民闡明治國之理念者,明宣宗在宣德二年,即曾御製〈花朝〉長詩一首,頌賜戶部尚書:
五雲晴護蓬萊島,七彩繽紛動瑤草,憑高一覽六合開,萬象呈明春意好。
融融佳氣靄山河,大地無塵海不波,松篁檜柏翠浩蕩,紫杏丹桃繁綺羅。
燕誤鶯啼滿注聽,鳶飛魚躍總天性,輕車駿馬趁年芳,處處壺漿樂遊詠。
三農耕稼皆舉趾,東阡西陌雞鳴起,丁男把耒婦女饁,齊力欲教田峻喜。
況值新年風雨時,百穀豐穰真可期,邊隅寧靜民物遂,嘉與臣庶同娛嬉。
翠殿彤臺白畫長,花繞龍池清水香,瑤峰齊唱錦瑟和,鬱金酒泛紅玉觴。
花晨廣筳春似海,君臣遭逢寔千載,豈但怡情共令辰,一念華動待元凱。
聖上致理循時令,自古明良協恭敬,陽春德澤生光輝,延佇嘉謀輔仁政。
這首詩是花朝題詩的鉅著,而且字裡行間充分表現了一位希望國家長治久安的皇帝,除了在花朝和官民同樂之外,更期望達到,風調雨順,物豐民樂的理想。
廿四番花信風
中國人勤勞又有頭腦,二十四節氣是代表作。江南春季是植物生長旺季,按照節氣說,從小寒到穀雨,共歷時四個月,每個月有兩個節氣,四個月共有八個節氣,每個節氣十五天,每五天為一候,八個節氣共有二十四候,每個候以花的風信相應,所以形成了二十四番花信風。它的次序是:
小寒節—是梅花、山茶、水仙。
大寒節—是瑞香、蘭花、山礬。
立春節—是迎春、櫻花、探春。
雨水節—是菜花、杏花、李花。
驚蟄節—是桃花、常棣、薔薇。
春分節—是海棠、梨花、木香。
清明節—是桐花、麥花、柳花。
穀雨節—是牡丹、茶蘪、梀花。
十二月花歌
農曆十二個月中,每個月都有一種代表性的花開放,民間稱謂「十二姐妹花」,即梅、杏、桃、薔薇、榴、荷、鳳仙、桂、菊、芙蓉、水仙、臘梅。在蘇北,民間流傳著一首《十二月花歌》:
正月梅花凌寒開,二月杏花滿枝開,三月桃花映綠水,四月薔薇滿籬台,五月榴花紅似火,六月荷花滿塘開,七月鳳仙展奇葩,八月桂花遍地開,九月菊花竟怒放,十月芙蓉千般態,冬月水仙凌波綻,臘月臘梅報春來。
百花曆
明朝程羽文更細膩了,他認為百花花開時節有涼燠之別,不可無曆,所以秘集月令、數白記紅編了一篇百花曆,當然開花的地點,是以江南為主,他的百花曆是:
正月蘭蕙芳,瑞香烈,櫻桃始葩,徑草綠,迎春初放,百花萌動。
二月桃始夭,玉蘭解,紫荊繁,杏花飾靨,梨花溶,李花白。
三月薔薇蔓,木筆書空,棣萼韡韡,楊入大水為萍,海棠睡,繡球落。
四月牡丹王,芍藥繁於階,麗春花,木香上升,杜鵑歸,荼蘪香夢。
五月榴花照眼,萱比鄉,夜合始交,簷蔔有香,錦葵開,山丹穎。
六月桐花馥,菡萏為蓮,茉莉來賓,凌霄結,鳳仙絳於庭,雞冠環戶。
七月葵傾赤,玉簪搔頭,紫薇浸月,木槿朝榮,蓼花紅,菱花乃實。
八月槐花黃,桂香飄,斷腸(秋海棠)始嬌,白蘋開,金錢夜落,丁香紫。
九月菊有英,芙蓉冷,漢宮秋老,菱荷化為衣,橙橘登,山藥乳。
十月木葉脫,芳草化為薪,苔枯萎,蘆始荻,朝菌歇,花臟不見。
十一月蕉花紅,枇杷蕊,松柏秀,蜂蝶蟄,剪綵時行,花信風至。
十二月臘梅坼,茗花發,水仙負冰,梅青綻,山茶灼,雪花大出。
從這首詩可更了解百花之生態,當然不同地方及氣候會有所差異,而每月份所開的花,更遠超詩上所描述之花及植物,百花謹為簡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