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中藥材常常與農藥、重金屬畫上等號,衛福部中醫藥司為了加強管理,訂定二氧化硫、黃麴毒素標準,但是業者為了省錢私自進口不符合台灣標準的「黑心貨」,仍時常被海關攔截,台北醫學大學生藥學研究所名譽教授、佛光大學樂活產業學院院長楊玲玲說,挑選中藥材最好先聞一聞、摸一摸是否乾燥、看一看包裝,才能避免買到問題產品。
楊玲玲表示,過去有許多醫師教育民眾可以聞中藥材的氣味,辨別是真是假,事實上,一般民眾根本聞不出來中藥材真實的氣味,像是當歸以及川芎的味道極為相似,較多民眾熟悉的肉桂氣味,也有分桂枝、桂皮,味道相似但藥效卻不同,往往更容易買錯造成問題。
楊玲玲說,部分中藥材多數會使用硫磺燻製,希望能防堵蟲蛀,但是二氧化硫添加過多,硫磺味會非常刺鼻,民眾要學習聞的應該是有沒有霉味、硫磺味,同時也建議可以摸摸看藥材是否有溼黏的問題,一般中藥材一定是「乾燥」過的,若是溼的造成發霉或是產生黃麴毒素的機率也會更高。下一步就是看看中藥材是否有破碎不完整的問題,有斑點、長黴斑千萬都不要買。
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何永成說,民眾自保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到地攤去買藥材,台灣推動GMP藥廠已經多年,必須要符合的規範包含重金屬以及農藥等,建議最好去合格的中藥材店去購買,也建議買有包裝的中藥材,若是民眾還是擔心有農藥殘留,在烹煮之前也可以浸泡在清水中十到十五分鐘,水溶性的農藥就會被沖掉,至於重金屬是難以透過肉眼辨別,仍建議民眾購買前多問、多看或是直接請中醫師幫忙抓藥,降低上當的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