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台北訊】畢業季將至,勞動部昨天公布去年七月職場新鮮人薪資統計,大學新鮮人初任經常性薪資逼達二萬七千六百五十五元,較前年增加四百多元,雖然連七年成長,但仍比民國八十九年的二萬八千零一十六元還少了三百六十一元,顯示薪資倒退十六年。
職類別薪資調查統計每年公布一次,主要了解雇主給薪情況。去年初任人員每人每月經常性薪資平均為二萬六千二百三十元,較前年增加百分之二點三三,以專業人員三萬二千九百八十八元最高,技術員及助理專業人員二萬七千九百二十四元居次。
以學歷區分,專科畢業新鮮人二萬四千八百二十四元、高中職二萬二千九百八十元,國中及以下二萬一千八百三十六元。不過,與前年相較,學歷愈低者薪資增加幅度愈大。國中及以下增加八百五十元,增幅超過百分之四;高中職增加百分之二點八六,專科增幅也有百分之二點一四。相形之下,大學增幅為百分之一點七,研究所更只有百分之一點一四。
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教授成之約和台大國發所副教授辛炳隆都認為,大學新鮮人初任薪資不如民國八十九年,凸顯的是學歷貶值,高教擴張之後,大學生太多,產業結構未轉型,未能吸收高階人力。
對學歷愈低加薪幅度愈大,成之約分析,基層勞力短缺,只要勞工願意就業,雇主願意多給薪水,因此增幅最大。辛炳隆指出,很多大學生從事低階的行政工作或服務業,因此薪水不高。但成之約認為,即使大學生從事低薪的服務業,政府也要想辦法提升薪資水準,不該放手不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