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最怕喜歡去研究別人,我們該去「了解」別人,而不是「研究」別人,研究和了解,有何不同呢?我只能說,心態不同。了解人,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慈悲,除了想跟對方學習優點,更可以適時地扶助對方的缺點。若和一個人老是「話不投機半句多」或「根本懶得跟他說」時,就該好好地調整自己的心態與腳步,若有心想要和對方維持長久的友誼,或是希望能和對方相應,就得努力了解對方才行。
如何與一個人心心相印呢?不是談情說愛,也不是談法說理,一位老師曾說:「一個不懂熱情的人,是木頭人;一個不會體貼別人的人,也是木頭人。」要想和身邊的人心心相印,就得放下身段,佛法的慈悲要能融入生活,那就是「對生命的體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