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宋美齡的國畫老師黃君璧離世已十年,回顧展六月將在深圳關山月美術館舉行,也畫得一手好畫的幼女黃湘詅這幾個月為父親整理畫作及兩岸洽談,眼中含淚,擦了再流,聲聲呼喚那心中可敬的的太陽。
黃湘詅說,父親長壽而多情,在花香鳥語和紙墨芬芳、色彩瑰麗的水墨畫世界,譜成她的成長世界,「童年是這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父親很忙,但只要他有閒暇,定會一起散步,」
長長巷道,樹默默從牆邊探出頭,小石子隨意平躺在路面,春天伴隨色彩繽紛的蝶衣展,夏天襯搭聲音嘹亮的蟬歌秀,秋天總能聞到清新淡雅的桂花香,看見黯然失色的梧桐葉,冬天萬物俱寂,街弄景致跟著四季走,或許有些不同,但不論是什麼季節,父親和她都會一起散步。
黃湘詅耳濡目染繪畫天分過人,畫畫用紙是父親裁剪宣紙不需要部分後留下的長條狀紙張,她用線分成幾部分,畫成連環畫。電視上,人物對白動作變換極快,她總是看一眼後,把畫面記在腦海裡,然後,手快速的畫,畫仿電視中角色的扮相身段,生角的走圈、旦角的水袖等等。「小時的畫,有些粗糙,略略幾筆如同草稿般,沒有上色,紙張中只有黑線條與留白。」她靦腆一笑,露出兩個酒窩。
父親並未刻意培養女兒當畫家,黃湘詅僅把畫畫當作遊戲,試著畫山繪水,看牆上畫作的佈局,捉摸父親運筆,活潑好動的她看著父親作畫,不吵也不鬧,靜靜的注視父親的一舉一動,紙上的一點一線。
對黃君璧來說,他認為要成為一個知名畫家,需要埋頭苦練,不斷努力,經過許多磨練才可成,而歷練往往包含著悲傷痛苦,失望哀怨,有人終其一生都無法成為畫家,因而怨天尤人,辛苦非常,黃湘詅是他老來得女,寵愛萬分,總希望開心平安,不要遭遇挫折難過。
黃君璧過世後,有一陣子,黃湘詅害怕看見父親的畫作,那有太多的回憶,憶起與父親論畫,學畫,運筆用墨,山水花鳥,雲瀑石魚,一點一線全是追憶,全是想念。
「我希望讓全世界的人都能體會白雲堂的繪畫魅力,許下三個心願,替父親舉辦百歲畫展,出版紀念畫冊,成立紀念館,這三項我已完成前兩項,第三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便能實現,」但目前還在籌備,資料畫作尚不齊全,她期望自己能盡善盡美呈現多樣貌的父親,其他事情可以不要求完美,但這件事絕對不能有一點馬虎閃失,紀念館不能隨意成立,要有永續的觀念,不然,成立後又關門,就完全失去意義,「我知道這件事急不得,慢工出細活,但在有生之年,一定會完成這個心願,絕不讓它成為遺憾。」
黃君璧的畫是中西藝術融合,「父親有穩固的筆墨根基,有豐富的人文內涵,而我會跟隨父親的腳步,多讀書多磨鍊,讓自己擁有自信與謙虛,學問與思想,讓白雲堂的精神永在。」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