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玲芳台北報導】我國健保成立二十年來,保障了全民的健康,在國際間樹立起典範,但同樣也衍生出不少問題。其中台灣社會日趨高齡化、老年人龐大的藥物使用量,也深化了台灣的醫療財務問題。
中央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副組長林阿明表示,看病人口增加最主要原因之一,是人口老化。最近十年,六十五歲以上病人,大概成長了兩成,約兩百五十萬人。
與其他國家相比,國人平均每年使用健保的次數很高,因此有「逛醫院」新名詞出現,意指那些「沒有太大病痛,卻喜歡到大醫院看病的人」,無謂的高就診率,造成醫療資源浪費,也使得台灣健保「入不敷出」、年年虧損。
去年有藥師在臉書上貼文,指著藥物塞滿袋的照片,激動表示「在國外不是每個人都買得起藥物」,但是在台灣許多家庭的藥,都堆到有自己的「藥庫」了,痛心大家浪費健保資源。
藥師陳立人也指出,常見患者逛兩家以上醫院「重複用藥」情形,尤其是鎮靜劑與安眠藥,身為藥師,只能苦口婆心地幫民眾進行衛教,讓他們知道重複用藥的壞處,其實是「損健保」又「害己」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