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社記者區麗儀香港報導】香港佛光道場二十四日舉行「全民閱讀博覽會」,住持永富法師為提升記者的專門知識及寫作技巧,特別邀請《人間福報》金蜀卿社長舉行座談會,約二十名義工參與。住持與金社長都強調保持正念的重要性,並計畫推出一系列相關座談會,加強報導素質。
金蜀卿為資深傳媒工作者,亦是人間佛教行者,她針對新聞業的發展情況、採訪及寫作技巧、《人間福報》的特質及校園教育情況,與大家分享經驗。
金蜀卿指出,記者不只是寫文章,也需留意新聞業的改變。香港傳媒發展到台灣,帶來正負面的影響。新聞業更是從單純傳播新聞,轉型為全方位互動,出現愈來愈多人充當傳統媒體消息來源的情況,以及「數位匯流」。
新聞報導力求客觀,採訪第一手資料,尊重受訪者的意願。金蜀卿分享個人經驗,採訪受到挫敗是受訪者沒有準備好,也是記者沒有做好準備功夫。「好的報導有三個條件:問好的問題,問對的人,對的回答」,避免預設立場。
新聞學報導的六個原則與佛經六成就的規則一樣,「規則是用來打破的」,當報導變得四平八穩時就要尋求突破。「新聞是明天的歷史」,記者是史學家,要以文學的「賦比興」手法豐富報導內容。
《人間福報》在台灣報業占有重要的地位,並透過讀報教育進入校園。市面上每天刊登宗教相關的報導只有《福報》,但也會如實報導時事新聞,跟一般媒體報導的面向一樣。大師期許「每一個台灣人都以《人間福報》作為精神的食糧」,進入家庭及校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