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式心生活主義 蝸牛公民慢活有理 文與圖/皮爾斯夫人 |2016.04.24 語音朗讀 209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牆上有我的圖畫也有先生的木工手創品。圖/皮爾斯夫人 取花草茶用的各種木湯匙。圖/皮爾斯夫人 將塗鴉的畫作弄成咖啡杯及杯墊製成一套。圖/皮爾斯夫人 先生弟弟手作的聖誕蠟燭。圖/皮爾斯夫人 冬日病倒枯萎的樹幹成了各種小昆蟲的寄生的家。圖/皮爾斯夫人 德國人說:「上帝給了我們一大片森林與寧靜思考的能力。」圖/皮爾斯夫人 聖誕佳節我就親自作乳木果脂護手霜送給婆婆、大姑,及兒子幼稚園的老師。圖/皮爾斯夫人 朋友即將丟棄的老木櫃奶奶。圖/皮爾斯夫人 文與圖/皮爾斯夫人 Schnecke kriecht zum Ziel(蝸牛爬行的目標),我的瑜伽老師Petra曾在課堂上問我們:「妳要當蝸牛還是老鼠呢?誰走得慢就是比較快抵達終點的人!」老師說:「『慢活』裡有一把祕密的生活哲學鑰匙,那鑰匙不只在瑜伽心法裡,也在我們腳尖下的青青土地,它在一食一寢、一對巧手、一顆關懷地球的心中。」這問題,需要一輩子的練習,而仔細回顧七年來在德國生活,心裡有種扎實的感動,這片疆土引我走進慢活地球裡,悄悄變身成蝸牛公民。 學習著以森林寧靜為師 在歐洲,人們說:「上帝將陽光與葡萄美酒送給了法國,將熱情與海風送給了希臘,將開朗風趣及繽紛創意送給了荷蘭,而德國呢?」我想大部分的德國人會說:「上帝給了我們一大片森林與寧靜思考的能力。」厚實敦柔的森林,培養了德國人寧靜思考的能力,啟迪了德國人在永續綠生活精神理念的實踐之旅,他們說:「走進森林記得不要過分喧嘩與打擾,如果想採下一朵野花,也請記得不要將花連根拔起,留住根部,拿妳需要的,其他的請留給這片土地與其他人來共享。」 春夏天的德國生氣蓬勃如一首輕快的古典交響曲,秋冬日蕭瑟雪景卻成了一頁靜靜詩篇,春、夏、秋、冬的森林,德國人喜歡將之寓為人類生命的故事章節。冬日森林裡病倒枯萎的樹,成了各種小昆蟲寄生的家,看似靜寂表層下卻默默續行著它們互榮的循環,人生高峰與沉潛,成功與落下,不也是如森林四季一般,互相共持著往更好的軌道繼續進展著。 春天一到的森林裡,我們與呼嘯而過的單車族道Hello、夏天一到小家庭各自帶著簡單的野餐點心,花一整天在森林裡慢活休閒,偶而還遇見來森林裡,辦海盜生日慶生會的爸媽與小朋友們;德國森林發展寬廣多元,可以從德國擁有超過數百間的森林幼稚園,及數十座森林教育公園找到線索。 森林裡的色彩、溫度、氣味、變化、聲音、風速與光線,讓大人與小孩走進森林猶如步入一本活生生的教科書。而森林的寧靜,是我成為蝸牛公民慢活的第一堂課。 手創居家慢工來妝點 想要有很多的木質物品陪伴,放上一些老家具和著我手調的有機精油香氛,牆上有我的圖畫也有先生的木工手創品、陽台上有一小列的香草、兒子恩典的小孩房需要有童真的創意色彩。這些對家的夢想骨架,幾年來好像愈來愈接近想像中的樣子。 從森林帶回來的老舊樹塊與樹枝,總要等一年全都乾燥後,先生才會開始動手,他的木工襲承自小父親教他做的;從前熱戀時他做給我木頭拆信刀還有木戒指,而那只木戒指成功套住我後,偶爾他忘了繼續鑽研木工,我就成了推他一步的小馬力給他出點子,蝸牛先生總可以如魔術般,讓我每隔一陣子都見到他的新成品。 這些年的聖誕節,我們更多以手作品相贈,先生準備今年繼續幫弟弟小孩作衣帽架,幫婆婆作書籤。而去年我將塗鴉的畫作弄成咖啡杯及背墊製成一套,再配上自己影像製成的明信片取代聖誕卡片;因為學會了作乳木果脂護手霜,在這兩年的聖誕佳節我就親自作護手霜送給婆婆、大姑,及兒子恩典幼稚園的老師們,手調的精油空氣香露與護手霜大家都很喜歡。 手作聖誕禮物的魔法力 回想這幾年來收到聖誕節禮品,令我最愛不釋手的全是手作作品;先生弟弟手作的聖誕蠟燭、小姑織給我的掛巾包、婆婆織給我的毛帽與圍巾、公公手作給我的塗鴉本,每一件手作品對我來說,如品一杯極品的高山茶,握在手中心喉間是甘潤歡喜的,手作指尖的魔力,讓我們都學習在緊湊的生活理,試著再過慢一點,學著透過手作將頭腦速度放空沉澱下來。 記得公公有回跟我分享了一小段諺語:「Ich tue alles ganz langsam und gelassen, konzentriert und fokussiert, eines nach dem anderen, in genau der Zeit die es braucht!(我作每件事都很慢,放鬆著、專注著,聚焦著,作完一件才作下一件,每一件付予足夠的時間。)」是啊!就是這樣的心境慢作慢活,所以才聽得見手作物件跟我們的細語,訴說著科技現代生活,過多物質消費讓人心慌空虛,可不可以,以一種更節約更貼近人心的方式活著。 實踐德式心生活主義的精神,發現跟我手邊正在讀的《走出靈性文盲》裡的ㄧ段話相互輝映;「如果人們能取得和使用他們覺得他們需要的東西,他們就能非常快樂地過生活。而這,即是富裕。」這聽來很像杜安.艾爾金在數年前發起的「自願簡樸運動」。感覺像是他所聲明的「儉樸地過生活,讓別人也能活。」的精髓。 看著自己這個家的形成裡,這裡的成員分別是;橘色二手沙發爺爺、公公給的四十多年木餐桌先生、朋友即將丟棄的木櫃奶奶、我的聖誕冬日手作蠟燭、先生的木工手創、兒子恩典的房間是爸爸與媽媽共同手繪的愛心房。如果一個家會有氣味,那麼我們的家,應該就是蝸牛慢活公民手作的喜樂氣味了。 前一篇文章 釘子戶般的枯樹 下一篇文章 城市農夫 種出新鮮、活力、健康 熱門新聞 01紐國馬努考東區警局培訓 北島佛光山召開2025.10.2802【樂齡遊學】 圓夢 現在就啟程2025.10.2803三好校園共識營 306校推教育向善2025.10.2804【生活練習題】 讓愛更有彈性2025.10.2805【遊藝筆記】蘇東坡的黃州赤壁 (下) 2025.10.2806空氣變蛋白 新肉革命來襲2025.10.2807波蘭「光之花園」燈光展2025.10.2808逕至醫學中心就診 部分負擔將加5成2025.10.2809佛光童軍北區歡喜木頭車 歡樂競賽2025.10.2810從地涌出一朵淨蓮 寫於南華大學三十周年前夕2025.10.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森活日誌】欒樹紅了【綠手指筆記】小花犀角 見證防疫小確幸【植感時光】花色流轉 驚豔重瓣木芙蓉【墨香流韻】一筆清香 一念無塵 梅適情【白色墨水】喜色忘形的藝想世界【植然日常】朱牆石蓮花 作者其他文章日耳曼慢活後花園 活出你的燦爛心光日耳曼媳婦異國手札 誰說爺爺奶奶就要負責帶孫子?橄欖生活雜貨店 地中海祕密基地日耳曼媳婦異國手札 敬時光 我的小寶貝日耳曼媳婦異國手札 孩子們爬樹去囉!日耳曼媳婦異國手札 德國父母的教養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