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式心生活主義 蝸牛公民慢活有理 文與圖/皮爾斯夫人 |2016.04.24 語音朗讀 2021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牆上有我的圖畫也有先生的木工手創品。圖/皮爾斯夫人 取花草茶用的各種木湯匙。圖/皮爾斯夫人 將塗鴉的畫作弄成咖啡杯及杯墊製成一套。圖/皮爾斯夫人 先生弟弟手作的聖誕蠟燭。圖/皮爾斯夫人 冬日病倒枯萎的樹幹成了各種小昆蟲的寄生的家。圖/皮爾斯夫人 德國人說:「上帝給了我們一大片森林與寧靜思考的能力。」圖/皮爾斯夫人 聖誕佳節我就親自作乳木果脂護手霜送給婆婆、大姑,及兒子幼稚園的老師。圖/皮爾斯夫人 朋友即將丟棄的老木櫃奶奶。圖/皮爾斯夫人 文與圖/皮爾斯夫人 Schnecke kriecht zum Ziel(蝸牛爬行的目標),我的瑜伽老師Petra曾在課堂上問我們:「妳要當蝸牛還是老鼠呢?誰走得慢就是比較快抵達終點的人!」老師說:「『慢活』裡有一把祕密的生活哲學鑰匙,那鑰匙不只在瑜伽心法裡,也在我們腳尖下的青青土地,它在一食一寢、一對巧手、一顆關懷地球的心中。」這問題,需要一輩子的練習,而仔細回顧七年來在德國生活,心裡有種扎實的感動,這片疆土引我走進慢活地球裡,悄悄變身成蝸牛公民。 學習著以森林寧靜為師 在歐洲,人們說:「上帝將陽光與葡萄美酒送給了法國,將熱情與海風送給了希臘,將開朗風趣及繽紛創意送給了荷蘭,而德國呢?」我想大部分的德國人會說:「上帝給了我們一大片森林與寧靜思考的能力。」厚實敦柔的森林,培養了德國人寧靜思考的能力,啟迪了德國人在永續綠生活精神理念的實踐之旅,他們說:「走進森林記得不要過分喧嘩與打擾,如果想採下一朵野花,也請記得不要將花連根拔起,留住根部,拿妳需要的,其他的請留給這片土地與其他人來共享。」 春夏天的德國生氣蓬勃如一首輕快的古典交響曲,秋冬日蕭瑟雪景卻成了一頁靜靜詩篇,春、夏、秋、冬的森林,德國人喜歡將之寓為人類生命的故事章節。冬日森林裡病倒枯萎的樹,成了各種小昆蟲寄生的家,看似靜寂表層下卻默默續行著它們互榮的循環,人生高峰與沉潛,成功與落下,不也是如森林四季一般,互相共持著往更好的軌道繼續進展著。 春天一到的森林裡,我們與呼嘯而過的單車族道Hello、夏天一到小家庭各自帶著簡單的野餐點心,花一整天在森林裡慢活休閒,偶而還遇見來森林裡,辦海盜生日慶生會的爸媽與小朋友們;德國森林發展寬廣多元,可以從德國擁有超過數百間的森林幼稚園,及數十座森林教育公園找到線索。 森林裡的色彩、溫度、氣味、變化、聲音、風速與光線,讓大人與小孩走進森林猶如步入一本活生生的教科書。而森林的寧靜,是我成為蝸牛公民慢活的第一堂課。 手創居家慢工來妝點 想要有很多的木質物品陪伴,放上一些老家具和著我手調的有機精油香氛,牆上有我的圖畫也有先生的木工手創品、陽台上有一小列的香草、兒子恩典的小孩房需要有童真的創意色彩。這些對家的夢想骨架,幾年來好像愈來愈接近想像中的樣子。 從森林帶回來的老舊樹塊與樹枝,總要等一年全都乾燥後,先生才會開始動手,他的木工襲承自小父親教他做的;從前熱戀時他做給我木頭拆信刀還有木戒指,而那只木戒指成功套住我後,偶爾他忘了繼續鑽研木工,我就成了推他一步的小馬力給他出點子,蝸牛先生總可以如魔術般,讓我每隔一陣子都見到他的新成品。 這些年的聖誕節,我們更多以手作品相贈,先生準備今年繼續幫弟弟小孩作衣帽架,幫婆婆作書籤。而去年我將塗鴉的畫作弄成咖啡杯及背墊製成一套,再配上自己影像製成的明信片取代聖誕卡片;因為學會了作乳木果脂護手霜,在這兩年的聖誕佳節我就親自作護手霜送給婆婆、大姑,及兒子恩典幼稚園的老師們,手調的精油空氣香露與護手霜大家都很喜歡。 手作聖誕禮物的魔法力 回想這幾年來收到聖誕節禮品,令我最愛不釋手的全是手作作品;先生弟弟手作的聖誕蠟燭、小姑織給我的掛巾包、婆婆織給我的毛帽與圍巾、公公手作給我的塗鴉本,每一件手作品對我來說,如品一杯極品的高山茶,握在手中心喉間是甘潤歡喜的,手作指尖的魔力,讓我們都學習在緊湊的生活理,試著再過慢一點,學著透過手作將頭腦速度放空沉澱下來。 記得公公有回跟我分享了一小段諺語:「Ich tue alles ganz langsam und gelassen, konzentriert und fokussiert, eines nach dem anderen, in genau der Zeit die es braucht!(我作每件事都很慢,放鬆著、專注著,聚焦著,作完一件才作下一件,每一件付予足夠的時間。)」是啊!就是這樣的心境慢作慢活,所以才聽得見手作物件跟我們的細語,訴說著科技現代生活,過多物質消費讓人心慌空虛,可不可以,以一種更節約更貼近人心的方式活著。 實踐德式心生活主義的精神,發現跟我手邊正在讀的《走出靈性文盲》裡的ㄧ段話相互輝映;「如果人們能取得和使用他們覺得他們需要的東西,他們就能非常快樂地過生活。而這,即是富裕。」這聽來很像杜安.艾爾金在數年前發起的「自願簡樸運動」。感覺像是他所聲明的「儉樸地過生活,讓別人也能活。」的精髓。 看著自己這個家的形成裡,這裡的成員分別是;橘色二手沙發爺爺、公公給的四十多年木餐桌先生、朋友即將丟棄的木櫃奶奶、我的聖誕冬日手作蠟燭、先生的木工手創、兒子恩典的房間是爸爸與媽媽共同手繪的愛心房。如果一個家會有氣味,那麼我們的家,應該就是蝸牛慢活公民手作的喜樂氣味了。 前一篇文章 釘子戶般的枯樹 下一篇文章 城市農夫 種出新鮮、活力、健康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7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8退休之後2025.05.01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視覺DJ】湧泉洗衣池【植感時光】加羅林魚木 文青朝聖 【四季花藝聯想】春之茁發 萬物甦醒的希望【視覺DJ】流蘇與春櫻【自然之書】漂流木的沉思【植感時光】 清香處處 野百合有春天 作者其他文章日耳曼慢活後花園 活出你的燦爛心光日耳曼媳婦異國手札 誰說爺爺奶奶就要負責帶孫子?橄欖生活雜貨店 地中海祕密基地日耳曼媳婦異國手札 敬時光 我的小寶貝日耳曼媳婦異國手札 孩子們爬樹去囉!日耳曼媳婦異國手札 德國父母的教養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