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向人生 任何時候都不否定自己

文/草薙龍瞬 |2016.04.24
1814觀看次
字級
人難免有感覺失敗的時候,但無論如何都不可否定自己。圖/本報資料照片
不論工作上、人際關係上,或是整個人生中,必定會有感覺「失敗了」的時候。重要的是,這時不要退縮,也就是絕對不要否定自己。但是所謂「判斷」的心理反應是一大障礙,人常會立即自責:「這樣會降低別人對我的評價。」、「我不適合。」、「我真是沒用的人。」圖/本報資料照

文/草薙龍瞬 譯/劉滌昭

圖/本報資料照片

不論工作上、人際關係上,或是整個人生中,必定會有感覺「失敗了」的時候。重要的是,這時不要退縮,也就是絕對不要否定自己。但是所謂「判斷」的心理反應是一大障礙,人常會立即自責:「這樣會降低別人對我的評價。」、「我不適合。」、「我真是沒用的人。」

有些人會產生壓抑感或挫折感,甚至鑽牛角尖:「我沒有生存的價值。」在目前的社會中,確實有很多人為否定自己而苦惱。

下面就向佛教學習,戰勝「自我否定的判斷」,建立強大的內心。

先來了解一下「自我否定的判斷」會帶來哪些煩惱。

否定自己,會因認同欲無法滿足而產生「怒氣」。怒氣對本人而言,是一種「不悅」的反應,要消除這種狀態,就會選擇「攻擊」或「逃避」。兩者是生物天生就具備的本能性反應。

選擇「攻擊」時,常會以情緒激昂、怒吼、騷擾等行動消除怒氣。或是責備自己、厭惡自己、認為自己無能、不想活等,進行「自我攻擊」。

選擇「逃避」時,則以無視、逃離、放棄、休息、躲避、睡眠、變得憂鬱、依賴刺激快感等形態呈現。

出現這樣的反應時,自己和周遭的人都會思考:「得想想辦法才行。」

但必須注意的是,「想辦法(矯正)」的判斷,也是否定本人的一種判斷。換言之,也會產生出「怒氣」。這種怒氣又會產生「攻擊」或「逃避」的「反應」。結果陷入惡性循環之中。

佛教的方針是不論在任何狀況下,「都不要製造出怒氣」。也就是說,不論任何狀況,「不作判斷」(不否定自己)是很重要的。

(摘自《不反應的練習:消除煩惱,清理內心的思考法》,究竟出版)

作者

簡介

草薙龍瞬

佛教僧侶,有「東大名僧」美名,佛教學堂「興道之里」負責人。

一九六九年出生於日本奈良縣。大學畢業於東京大學法學院。他一面工作,一面探討「生存之道」,之後追隨印度佛教指導僧侶──佐佐井秀嶺師父,在印度剃度出家,皈依佛門。曾至緬甸和泰國的僧院及大學學習經典,於緬甸國立佛教大學修畢專修課程。他的理念獨樹一格,將佛教宣揚為「有助於改善生活的方法」,而非一種宗教。多采多姿的「佛教式生活」、談論各種主題的「成人私塾」、導入肢體動作的「坐禪練習」等,開創各種掌握佛教本質的嶄新活動,極受歡迎。

熱門新聞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人間福報》是一份多元化的報紙,不單只有報導佛教新聞,乃以推動祥和社會、淨化人心為職志,以關懷人類福祉、追求世界和平為宗旨,堅持新聞的準度與速度、廣度與深度,關懷弱勢族群與公益;強調內容溫馨、健康、益智、環保,不八卦、不加料、不阿諛,希冀藉由優質的內涵,體貼大眾身心靈的需要、關懷地球永續經營、延續宇宙無窮慧命,是一份承擔社會責任的報紙。自許成為「社會的一道光明」的《人間福報》任重而道遠,在秉持創辦人星雲大師「傳播人間善因善緣」的理念之際,更將堅持為社會注入清流,讓福報的發行為人間帶來祥和歡喜,具體實現「人間有福報,福報滿人間」的目標。
人間福報社股份有限公司 統編:70470026

 
聯絡我們 隱私權條款

Copyright © 2000-2024 人間福報 www.merit-times.com.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