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朝鮮半島的百濟國文化 文與圖/梁國興 |2016.04.20 語音朗讀 3636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百濟是高句麗開國皇帝朱蒙的第三個兒子溫祚王(圖1),因政爭失敗後,於西元前十八年在漢江南岸所創建的。圖/梁國興 大量的日本皇族和學者來到百濟進行教育和文化交流。相傳是百濟工匠把來自中國的佛塔和木結構建築藝術與技術傳到日本;並修建了奈良法隆寺(圖4)。圖/梁國興 其實「百濟觀音」的通稱是來自近代,明治初期前寺內稱之為「虛空藏菩薩像」。現存於法隆寺裡的百濟觀音堂。從虛空藏菩薩改為百濟觀音菩薩的原因,是菩薩台座刻有佛像名稱。法隆寺古文書裡寫有虛空藏菩薩來自百濟國。日本曾將百濟觀音像,送往法國與其他國家巡迴展出(圖6)。圖/梁國興 (圖2)。圖/梁國興(圖3)。圖/梁國興(圖5)。圖/梁國興(圖7)。圖/梁國興 文與圖/梁國興 百濟(前一八年~六六○年)是古代扶餘人從中國東北部南下遷移後,在朝鮮半島西南部原馬韓地區建立起來的國家,統治範圍在朝鮮半島西南部;北與高句麗接壤,東與新羅為鄰。在朝鮮半島上百濟與高句麗、新羅三足鼎立,這段時間被史學家稱為《朝鮮三國時代》。七世紀,隨著新羅的影響在朝鮮半島南部和中部日益增長,百濟國開始衰落。西元六六○年,百濟終於被中國唐朝和新羅的聯軍滅亡。 百濟是高句麗開國皇帝朱蒙的第三個兒子溫祚王(圖❶),因政爭失敗後,於西元前十八年在漢江南岸所創建的。百濟立國後吸納了中國的南朝文化,而豐富了自己的文化。它接受了中國的新式文物後,加以本土化,再傳播至其他地區,使中國文化傳播至整個朝鮮半島。百濟跨海與中國的南朝及日本進行商業交往,使用漢字,並在四世紀時建立儒學教育制度。三八四年,佛教自南朝傳入百濟,受到君民歡迎。 泗沘時代為百濟文化的全盛期,以及佛教的發展期;佛教、中國的漢字、工匠、製陶技術、工藝品和皇族習俗一同傳入了日本。同時,百濟得到了日本的物資和軍事援助,以對抗新羅。 從扶餘郡百濟王陵園的古代佛教寺廟出土的豪華金銅大香爐(圖❷❸)被認為是百濟文化的精髓,鮮明地展示了百濟成就的巔峰。 大量的日本皇族和學者來到百濟進行教育和文化交流。相傳是百濟工匠把來自中國的佛塔和木結構建築藝術與技術傳到日本;並修建了奈良法隆寺(圖❹)。據說當時用的尺度是高麗尺,比後來京都唐招提寺用的唐尺要小。 然而,中國學界普遍認為,這座號稱南北朝風格的佛寺,正是當時流行百濟的建築風格。 日本向世界炫耀的國寶「百濟觀音像」(圖❺)是七世紀初百濟國王賞賜給奈良人民的樟木雕像。菩薩像展現著特異的纖細九頭身容姿。其實「百濟觀音」的通稱是來自近代,明治初期前寺內稱之為「虛空藏菩薩像」。現存於法隆寺裡的百濟觀音堂。從虛空藏菩薩改為百濟觀音菩薩的原因,是菩薩台座刻有佛像名稱。法隆寺古文書裡寫有虛空藏菩薩來自百濟國。日本曾將百濟觀音像,送往法國與其他國家巡迴展出(圖❻)。 百濟時代留下來的建築不多,最具代表性與藝術性的,首推位於全羅北道益山市金馬面箕陽裡彌勒寺遺址,建於百濟第三代王武王(六〇〇~六四一年在位)時代,一座曾被雷電擊中,致使塔體倒塌了一半的石塔(圖❼)。整個彌勒寺已沒有了,只留下倒塌了一半的石塔立在田地當中。在彌勒寺遺址被發掘,出土的文物達十九種六百八十三件。 二〇一五年「百濟歷史遺跡地區」被列為聯合國世界文化遺產。 前一篇文章 【懷念國寶】 梅樹月三峽藝文盛事 下一篇文章 【海嶠人物萬象】 沈葆楨與屏東牡丹社遺事 熱門新聞 01【視覺DJ】湧泉洗衣池2025.04.2702【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3林育嫻 讓森林療癒變成生活方式 2025.04.2604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5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6【紀實攝影】花開花落 把握善美因緣2025.04.2707【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8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9【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10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翰墨天地】 煩惱皆因強出頭【走讀城鄉】 富邦美術館: 信義鬧區的藝術中心【島嶼拼圖】千年古村落 ──金門陽翟老街【撫今追昔】千僧齋與千僧鍋【藏在剪紙中的故事】玉山積雪──向陳澄波大師致敬【書藝心語】荒漠甘泉 作者其他文章【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佛陀三次法駕斯里蘭卡【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越南古佛寺(下)【看郵票認識世界遺蹟】 越南古佛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