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鍾邦友
最近大陸頗受歡迎的電視劇《女醫明妃傳》,講的是明代女名醫談允賢的傳奇故事。其實,更早在漢朝就有一位義妁,是中國現有記載最早成名的女國醫,她是漢武帝時河東人(在今山西省複縣),因醫術超群奉召入宮,專為武帝之母王太后治病,與晉代鮑姑、宋代張小娘子及談允賢被譽為中國古代四大女名醫。
據說義妁自幼天資聰穎,對醫理極有興趣,見郎中行醫,便跟隨學習望、聞、問、切之診術,並好問鑽研,後嘗試為親友治病,不久在鄉里間闖出名號。某日,有個久治不癒的腹脹病人求診,義妁詳細診斷後,在其下腹及大腿扎了幾針,並給病人熬服湯藥,三天以後便告痊癒。從此她的醫名遠播,始得入宮之機運。
出身中醫世家的湖南作家文泉傑著《武帝身邊的美女御醫:女國醫》,描寫的就是義妁的事蹟。故事中指稱其幼時,父母遭到太醫院最高長官太醫令丞崔府志的陷害雙亡,義妁被父親生前好友民間大夫許善友所救,為免受奸人之害,便堅決阻撓其習醫,然其對醫藥情有獨鍾,仍立志成為一名大夫。
此後拜長安第一名醫鄭無空為師,苦學醫術,普濟眾生,贏得女中扁鵲的美名。為學習更高的醫術,進入宮廷,未料屢遭崔府志迫害,甚且受牢獄之災,但終邪不勝正,被漢武帝冊封為西漢第一位女國醫。
小說的驚險歷程,恰與《女醫明妃傳》頗多神似,應有穿鑿附會,以增故事張力,不過同談允賢一樣,都是醫學世家出身,學習正統醫理的說法,應比虛心求教於鄉野郎中,並自學有成的傳聞可信。
據《史記》記載,王太后因為喜愛義妁,奏請漢武帝封其弟義縱為中郎,補為上黨郡令,是義妁僅傳的正史紀錄,然而她的生平和醫學成就卻未見青史刻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