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九州熊本縣連續強震,規模達到芮氏七點三,造成至少四十一人死亡上千人受傷。接著,十六日中美洲國家厄瓜多發生芮氏規模七點八的強震,鄰國哥倫比亞都能感受到這次強震的威力。十七日,太平洋島國東加也傳出規模六點一的地震。地質學家推測,環太平洋地震帶已進入活躍期。
每逢地震,總會引發連鎖效應,如土石鬆動崩坍,造成道路中斷,人員受難物資斷絕等。尤其雨後山區地表含水量飽和,一旦滑落就易造成災害,更應嚴加防範。
佛家言「世間無常,國土危脆」,成住壞空的世間,看到地震災難,叫人感觸良多。回想九二一大地震,人員傷亡慘重,道路、橋梁、堰壩遭震毀;破壞電力設備、工業、醫院和學校等設施,引發大規模的山崩,至今仍餘悸猶存。
去年地質學家判斷,可能出現規模六以上的地震,不論預估的準確性多高,未雨綢繆總是好的。令人憂心的是,九二一大地震事隔十多年,國土維護計畫是否確實,政府應變能力是否加強,民眾防災觀念是否懈怠,能禁得起地震再一次的蹂躪嗎?
台灣位處地震帶,不論是斷層、板塊擠壓或地殼變動,地牛隨時會翻身。人命就在呼吸間,居安當思危,平時抱持戒慎恐懼的心態,做好準備並儲存不時之需,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黃秀緞(南投縣/自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