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小提琴家陳雨婷在台灣時間十七日清晨,摘下曼紐因小提琴大賽青年組銅牌,可獲三千元歐元獎金。這是台灣首次有女性小提琴家在這項比賽獲獎,也是台灣近年少見有女性小提琴家揚名國際知名賽事(見圖/陳雨婷提供)。
「喬凡尼.泰斯托瑞」是一七六○年所製作的小提琴。
圖/奇美博物館提供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台灣小提琴家陳雨婷在台灣時間十七日清晨,摘下曼紐因小提琴大賽青年組銅牌,可獲三千元歐元獎金。這是台灣首次有女性小提琴家在這項比賽獲獎,也是台灣近年少見有女性小提琴家揚名國際知名賽事(見圖/陳雨婷提供)。
去年底剛滿二十歲的陳雨婷,從小特愛俄式情感澎湃的樂曲與演奏,在四首決賽曲選擇普羅高菲夫〈D大調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以飽滿聲線與深長樂句展現出魅力,贏得小提琴家陳銳、Julia Fischer、甯峰及曼紐因鋼琴家兒子Jeremy Menuhin等評審肯定。
曼紐因小提琴大賽冠軍由十六歲的華裔奧地利小提琴家何子毓奪得,來自南韓的Jeein Kim與SongHa Choi則分獲第二、四名。
陳雨婷現就讀美國寇蒂斯音樂院,是曾宇謙、林品任等台灣幫疼愛的小學妹。這回能成為首位贏得這個獎的台灣女性小提琴家,陳雨婷說,或許是因她十五歲起就獨自在美追音樂夢,熱愛做自己想要的音樂使然。
這次赴英參賽,所有參賽者都有家長陪同支持,只有陳雨婷獨自一人。她表示,其實這樣她更自在,小時就離開父母,很多事都習慣自己來,獨立時更能專注,時間也比較好規畫。
從十三歲就借琴給陳雨婷的奇美博物館表示,陳雨婷從二○○九年起就跟奇美借琴直到至今,此次比賽使用的琴是「喬凡尼.泰斯托瑞」(Giovanni Testore,1724—1765)一七六○年所製作的小提琴,為義大利米蘭「泰斯托瑞」(Testore)製琴家族第三代,其琴外表粗獷,琴的低音乾澀而有力,音質傑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