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農法 上 草根與學術的邂逅 文與圖/吳睿保 |2016.04.10 語音朗讀 4674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我的森林生態農園 圖1 圖/吳睿保 飲料店收集茶豆渣圖2 圖/吳睿保 茶豆渣覆蓋雜草圖3 圖/吳睿保 茶豆渣自然堆肥圖4 圖/吳睿保 絲瓜開花結果圖5 圖/吳睿保 絲瓜開花結果圖5 圖/吳睿保 絲瓜棚下土壤裡的蚯蚓和甲蟲幼蟲圖5 圖/吳睿保 王教授指導第二期農企班學員實作、人工除草圖6 圖/吳睿保 王教授說明有機農業栽培。圖7 圖/吳睿保 文與圖/吳睿保 民國一○二年六月內人原本是要參加國文教師甄試,不久我在人間福報看到一則消息,是由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委託屏東科技大學推廣教育中心的「農企經營與精緻農業班」正在招生,職訓班的考試日期竟然與內人教師甄試是同一天,我跟她說,乾脆和我一起報名上職訓班。 那時,我在高雄已經有一塊森林農園(圖①)在耕作了,當時我採用生態共生農法隨意栽種農作物,在這野草蔓生的園子裡,享受著芬芳的草香。每當野草長得茂密,我就去都市裡,向飲料店要茶渣回來堆肥(圖②),一大包或一大桶的茶渣,往雜草堆裡倒下去(圖③),覆蓋一段時間,茶渣就會發酵(圖④),每次堆肥的地方,我就種一棵香蕉或是絲瓜。 第一次看到絲瓜開花結果時(圖⑤),好幾隻的果蠅來叮咬,我不理它,當絲瓜長得稍大一些時,我看到絲瓜長得一條一條健康飽滿,果皮青綠,內部竟然有自我修復的功能,果蠅根本叮不下去,看到這種情況一段時間之後,對農業不是很專業的我,就興起應該來上課吸收農業專業知識的念頭,也順便瞭解農作有機質的栽培是怎麼回事。 所以,我們就參加了這個職訓班,課程就屬農園系王鐘和教授的有機農業栽培最多。(圖⑥⑦)而我這個學生是實務性的,自己已經有塊生態農園在耕作,所以對王鐘和教授上的課特別有感覺,他說農業最高的境界是採行森林生態種植,也叫懶人農耕,農作物間作雜種,讓每一樣蔬果生成像大自然的生態一般,讓它們自然成長。如果能夠達到這種耕作的程度,所有的蔬果收成,一定是非常營養有價值的,這點和我自己耕作的方法不謀而合。 那時候,我暗自高興,原來我這個門外漢,自己默默辛苦耕作的農法,正是符合自然農法的理論,也是自然生態農場農作物生產的指標,實在太好了。 有了王鐘和教授的肯定,我更確定方向,一定要把這種理念努力推動,讓更多人一起參與善待土地的友善耕作。 前一篇文章 與青山同遊 下一篇文章 【植物聯合國】 大理花 熱門新聞 01奉行四給 劉宗澤獲昆大傑出校友獎2025.10.3002人間佛教聯合總會赴梵蒂岡 參與宗教對話宣言60周年慶2025.10.3003桃園花彩節 周末大溪登場2025.10.3004【人間有愛 】提早十分鐘2025.10.3005【寶島踏查】新竹湖口老街天主堂2025.10.3006輝達總部選址確定 落腳北士科T17、T182025.10.3007扮熊人偶太可愛 防熊宣導片失焦2025.10.2908終結350年傳統 英刑事庭律師免戴假髮2025.10.2909搭滑板從22樓躍下 時速飆破百公里2025.10.2910燕子口堰塞湖消失 台8線開放通行 2025.10.30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森活日誌】欒樹紅了【綠手指筆記】小花犀角 見證防疫小確幸【植感時光】花色流轉 驚豔重瓣木芙蓉【墨香流韻】一筆清香 一念無塵 梅適情【白色墨水】喜色忘形的藝想世界【植然日常】朱牆石蓮花 作者其他文章隱匿群山間的綠建築綠地農業的現在進行式森林生態農場拼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