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地農業的現在進行式 文與圖/吳睿保 |2016.07.17 語音朗讀 2552觀看次 字級 大 中 小 休閒農場的蝴蝶自然生態。圖/吳睿保 ①休閒農場的教育解說是最常見的體驗活動。圖/吳睿保 ②-1「台南乳牛之家」休閒農場的早期農業產業文化體驗。圖/吳睿保 文與圖/吳睿保 說實在的,我不是一個經營農業的專業人士,能夠對農業生態或者說是生態農業,做出什麼樣的改變也不容易,而我現在所擁有一塊森林農田,也只是一個偶然的因緣促成的,連我自己都覺得意外。 從小並不愛種田,想逃都來不及了,怎知此時卻愛上了種田當起了農夫。而在種田的過程當中,讓我想起童年時光,在田邊的小溪或引水灌溉的圳溝中,到處都能看到青蛙、魚兒在水中悠游。 那個沒有農藥和化肥的年代,種出來的農作物和我現在種的蔬果一樣甜美有營養;而今農藥和化肥在短短幾十年中,整個農業的生態宛如歷經一場嚴重的浩劫,也因此我去報名參加了「農企經營與精緻農業班」,上有機農業經營管理課程。 屏東科技大學段兆麟副校長是研究休閒農業經營管理學的教授,為我們講授「農村再造」課程,促使我燃起對屏東故鄉繁昌村大圳再造工程的希望,期望能看到童年時期,在炎熱的夏季可以泡在大圳裡游泳,可與青蛙魚兒一同戲水的畫面,因此我請教段副校長,如何向有關單位提出工程的需求呢? 我將童年生活寫成的兒童文學作品《屏東的小湯姆》送給段副校長,他也回贈我《休閒農業——體驗的觀點》,這是他長年投入休閒農業教學研究推廣服務的著作。 段副校長擔任我們職訓班的導師,對同學學習相當用心,希望我們都能透過正確的知識與實務學習,獲得良好的發展機會,於是在課程結束前,特別舉辦一場休閒農場旅遊,讓我們好好體驗一下觀光農園、教育農園、有機農業、體驗型休閒農場及生態體驗型休閒農場等,藉由實地參觀體驗休閒農業發展的背景及多元化的特質。(圖①) 段副校長認為農業擁有最多的自然資源,鄉村是人類孕育文化的搖籃,所以人類因嚮往自然而回歸原鄉,農業是提供體驗最適當的產業,鄉村是體驗最深沉的地方,這是觀光休閒農業發展的利基。(圖②-1及圖②-2) 參觀過各種不同經營模式的農場後,讓我們感受到農場經營者的努力,尤其現代社會都市化與工業化,對環境造成極大的損害。段副校長認為農業發展的目的需要轉變,傳統上以生產糧食,現代必須以環境保護為目的,所以現代農業應屬綠地農業,其生產過程不但需要無公害,還要提供動植物育成、山林景觀維護、培養國民身心舒暢的環境,包括土地利用規畫、災害防止、維護自然景觀、防止污染、淨化空氣、保護自然生態資源、養成環境意識、提供休閒遊憩與養生環境等。(圖③) 這樣的綠地農業觀念,與我的森林生態農場,及家鄉農村大圳恢復舊貌的理念不謀而合。 休閒農場經營結合生產、生活、生態,在景觀規畫、餐飲、住宿、活動設計、教育解說方面,亦加強環保及自然資源保育,以維護生態多樣性。(圖④) 由國家公園及民間生態保育團體推廣休閒遊憩,兼顧環境保育的自然體驗與生態解說活動,後來落實於社區營造,九二一大地震後,與大自然協調的生態旅遊,更為台灣鄉村永續發展的中心產業。(圖⑤) 段副校長提出的休閒農業永續觀點,使我對綠地農業及有機生態休閒農業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前一篇文章 不是每種植物 都可以修剪的 下一篇文章 水車的意象 熱門新聞 01【詩】海天合抱的課題2025.04.2902傳證長老圓寂 弘法度眾利群生2025.04.3003全台桐花盛宴 追逐五月雪2025.04.2804【遊藝筆記】又見春光到楝花2025.04.2905【閃文集】獨立與愛情的象徵2025.04.2906北海道場首屆三皈五戒 佛子滿法喜2025.04.2807退休之後2025.05.0108清德寺熱心公益 南投縣府感謝佛光山 2025.04.2809紐約佛教聯合會浴佛 佛光人共襄盛舉2025.04.3010新馬寺慶佛誕 2萬人誓行三好2025.05.01 訂閱電子報 台北市 天氣預報 台灣一週天氣預報 相關報導 【視覺DJ】徜徉花海半日遊 【樹博士系列】 土壤的祕密XI 羅山有機村 解除小黑蚊魔咒 【視覺DJ】湧泉洗衣池【植感時光】加羅林魚木 文青朝聖 【四季花藝聯想】春之茁發 萬物甦醒的希望 作者其他文章隱匿群山間的綠建築森林生態農場拼圖生態農法 上 草根與學術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