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ceX公司獵鷹火箭八日下午攜帶一個裝有充氣房間和多種供應用品的太空艙(圖右白色圓球物體)發射升空,將與國際太空站(圖左)接合。這是模擬示意圖。圖/美聯社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充氣床不稀奇,國際太空站的太空人將擁有充氣式房間。SpaceX公司的一枚獵鷹火箭預定八日下午,攜帶一個裝有充氣房間與多種供應用品的太空艙發射升空。
這種科技著眼於為未來的月球基地與火星探險,以及供科學家與太空觀光客使用的環繞運行前哨基地鋪路。美國畢格羅太空技術公司是這項實驗的幕後推動者。
與國際太空站接合之後,側面柔軟的「畢格羅充氣活動艙」(BEAM)將充氣至相當於一間小臥室,隨後就地停留兩年,供太空人一年進入約四次,以檢查表面、蒐集空氣與微生物樣本,同時更換感應器。這將是太空人首次在太空進入一個可膨脹的棲身結構體。
摺疊的BEAM長約兩公尺,直徑二點四公尺,膨脹後,長約四公尺,直徑三公尺,可提供大約十六立方公尺的空間,相當於一間小型臥室。畢格羅太空公司創辦人兼總裁畢格羅表示:「這不只對本公司具有歷史性意義,對結構也如此。」他又說,BEAM是更大型系統的先驅,可能改變人類在太空「居住的整體動力」。他預期至二○二○年,兩座民間的太空站即可準備發射升空。
畢格羅表示,部分企業甚至國家爭相準備在未占用的BEAM進行實驗,如果一切順利,下階段的商用步驟可能六個月內即會實現。總公司設在北拉斯維加斯的畢格羅公司,未透露BEAM的外層採用哪些材料或有幾個外層,僅表示這些外層可吸收並擊碎任何太空垃圾的碎片。
官員說,類似BEAM的充氣式空間必須與構成現有太空站的標準金屬圓柱同樣堅固或更堅固。美國太空總署計畫經理達斯古普塔表示,BEAM承受太空垃圾撞擊的能力與金屬相當甚至超過。畢格羅則說:「鋁罐已經落伍。」